一、概況
根據****綜放工作面及****掘進工作面相對位置關系,目前***綜放工作面距****掘進工作面位置約****m。****綜放工作面開采時間:***年***月至今,工作面走向長度****m,傾斜長度****m,開采面積****m2。****工作面與****掘進工作面之間留設煤柱尺寸**m,****工作面平均日進尺****m,*****掘進工作面平均日進尺***m,據此推算****工作面回采至****m位置時,與****掘進工作面相遇。
為預防*****綜放工作面回采過程中主運順槽發生頂板下沉、底板變形、副幫漿皮掉落等導致人員傷害或造成設備損壞的事故發生,為此,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經學習貫徹簽字后方可持證上崗作業。
2、*****主運順槽自主回撤通道往工作面方向每隔50m布點,并編號(主運順槽主回撤通道至工作面轉載機頭距離是450m,共計9個點)。
3、在布點位置吊掛重錘線,重錘線距副幫300mm,重錘距水泥地板200mm。
4、吊掛重錘線注意事項:
(1)吊掛重錘線必須二人作業,一人扶持好梯子,一人吊掛(超過2m必須佩帶安全帶)。
(2)挪移梯子時,兩人必須步調一致,防止磕手碰腳。
(3)在梯子上作業人員注意觀察頂板情況,防止錨索、錨桿頭劃傷。
(4)頂板、副幫如有活漿塊,及時用“敲幫問頂”工具進行處理,方可作業。
5、測量方法:測量重錘距水泥地板的垂直距離。
6、工作面每班跟班隊長必須對主運輸槽巷道頂幫情況進行三次巡查、測量并記錄頂板下沉量,發現不安全因素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進行處理;如發現底鼓、鼓幫嚴重時,及時向隊長和區隊值班室匯報。
7、順槽大約460米水倉口處進行超前支護。在副幫側按走向、雙排、“一梁四柱”進行超前支護10米。
8、若巷道出現斷裂聲,頂板破碎、掉渣由少到多,頂板裂隙由小到大,煤壁變形、變酥,片幫增多,頂板下沉明顯等征兆時,必須發出預警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作業人員,在進入危險地點兩端設置警戒線嚴禁人員進入,并立即匯報調度室及區隊值班室,然后采取補強支護。
具體補強支護措施如下:
(1)由原先的超前支護20米變更為超前支護80米,排距為1米,必須采用單體+π型梁+鋪金屬網加強支護;如頂板破碎,則先采用半圓木備頂,然后配合單體+π型梁支護,嚴防回采過程中發生冒頂事故。
(2)施工作業前,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由班長用長柄工具站在頂板支護完好,退路暢通的安全地點,找掉頂、幫危矸活石,防止幫頂掉矸傷人。
(3)主運順槽架棚地段采用“一梁三柱”支護(棚距為1.0m),支護方。。
(4)單體支柱必須支設在實底上并穿柱靴。支柱柱頭用圓環鏈與頂板金屬網捆綁牢固。嚴禁將支柱支在浮煤、浮矸上,嚴禁超高使用支柱。
(5)采用防倒繩將單體支柱連接起來,架棚時單體柱的卡爪必須卡在鋼梁的卡槽內,扣緊、扣實,以防倒柱掉梁傷人,所有單體支柱三用閥方向一致,卸液口朝向采空區。單體支柱活柱行程不得小于200mm。
(6)所有支設的支柱必須完好,發現自動卸載支柱應立即更換。支設支柱時調整好柱子迎山角,均勻注液緩慢升起,確保支柱支撐有力,支柱的初撐力不得小于100KN。
(7)巷道頂網必須完整,網子掉包破裂處必須重新掛網,網網之間必須扣扣相連。
(8)網片的鋪設采用魚鱗式鋪設,新網在上,原網在下,網片壓茬長度均為200mm,網片間的聯接采用隔孔必聯方式進行聯接,使用雙絲雙扣連接,每扣扭3圈。要求網邊對正,壓茬整齊,前、后接茬錯開。
(9)人員站在設備上架棚作業時,皮帶必須停機并打閉鎖,人員登高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看護,并采取防墜措施。
(10)多人抬舉、搬運鋼梁時,相互配合,步調一致,嚴禁發生人身傷害及設備損壞事故。
(11)頂板凹凸不平,需用半圓木、背板等將其背緊背實。調整好鋼梁的方向,避免梁子甩頭或造成空頭梁子。
(12)如果補強支護后,頂板還繼續下沉,則超前支護排拒由原來的1米變更為0.5米,在轉載機身上繼續補打兩排單體,拉移轉載機時卸掉,拉完后及時補打單體,掛好防倒繩。
9、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回采作業規程》及其它相關規定執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