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非煤礦山企業點多面廣,管理者和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安全監管難度較大。下面就如何做好中小型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幾點意見。
一、安全生產現狀及特點
通過日常工作,筆者總結了幾點中小型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和特點:
??? (一)企業安全基礎及管理水平不高,從業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中小型非煤礦山企業大多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安全投入不足,裝備水平低,本質安全化程度低。企業業主素質普遍較低,高素質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缺乏;從業人員以農民工為主,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安全意識薄弱、沒有經過專業的生產技能培訓和安全生產培訓,隨意性非常大,今天來了,明天不想干就走了,使得工人需要不斷流動和更換,造成企業安全管理難以連續開展。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環境和條件發生了變化,從業人員經常是憑經驗來適應,麻痹大意,同時企業為了謀取利益的最大化,減少安全投入,放松安全管理,疏于對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識不強,往往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在發生突發事件后不知所措,不能有效的自救或盲目施救。
??? (二)安全監管執法不到位,執法缺位。
一是監管力量嚴重不足,監管人員構成不合理,安全生產監察機構變動頻繁,工作連續性差,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監管體制;二是專職從事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的人員非常少,現場檢查執法非常困難,監管力量薄弱;三是基層安監站普遍存在機構不健全,鄉鎮、街道在人員編制和執法能力、執法資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執法水平的提高。
??? (三)各級政府安全投入少,安全監管隊伍技術裝備水平差,安全監管手段落后。
各級政府及其主要領導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認識有所提高,但仍有個別部門和企業單位對安全生產認識不夠,抓得不實,應付得多,落實國家政策要求少,尤其是一些地方黨委認為安全生產是政府的事,對安全生產的關注程度和重視程度存在較大的問題。認識上的偏差導致政府對安全生產的投入很少,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于未安排年度安全生產專項經費,安監部門所必須的技術裝備無法添置,安全生產執法監督檢查依然只能靠眼看、手摸等原始手段,導致安全隱患不能被及時發現,有時還可能產生執法中的判斷誤差,影響了執法效果和執法部門的權威。
??? 二、安全管理對策措施
??? (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加強監督。
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把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一項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工作常抓不懈,建立長期有效的聯合執法機制,增強信息溝通;加大執法力度,對非煤礦山企業要每年不少于4次以上的安全大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整改;對屢不整改的,將依法進行處罰;同時,建立巡查、督查機制,不斷加大對非法生產打擊取締力度。
(二)突出教育培訓,增強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
企業能否實現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是關鍵。對所有的非煤礦山企業的法人代表、分管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法律、法規和管理常識的培訓教育。同時加強對新進廠人員的 “三級教育”,并要求特種作業人員依法經安全作業培訓,持證上崗。通過對重點人員的安全教育與監管,有效遏制安全意識淡薄、盲目蠻干、有章不循的現象發生。提高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消除事故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