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3工作面東西長2.148km,南北寬0.925km,井田面積1.7271km2。批準開采4-1#、4-2#、9#、11#煤層,煤層平均厚度:4-1為11.25米,4-2為2.42米,9#層為13.05米,11#層為3.54米。礦井地質儲量56087kt,可采儲量23781kt。煤質均為氣煤,經洗選降灰除硫后可用做煉焦配煤,為確保施工和安裝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特編制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 安裝前準備
1.工作面安裝前,由礦組織有關部門對4103工作面、進架系統等進行嚴格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 2.入井的設備必須在地面進行試運轉并通過礦組織的驗收小組驗收合格后,方可裝車入井; 3.根據設備的安裝順序,將設備解體裝車,并按安裝順序和方向入井; 4.準備齊安裝循環用的專用車輛,數量為不少于25套;
5.準備齊安裝用的牽引、運輸、起吊索具及其他工具,檢查完好后裝車入井,打運至指定地點分別擺放整齊。
(二)設備安裝順序
進架系統及切眼上、下口絞車,無極繩絞車→工作面運輸機→液壓支架→機巷轉載機、破碎機→移變系統→機巷皮帶機→采煤機
三、進架系統絞車的選型、安裝及要求(鋼絲繩的選型計算附后) (一)絞車的選型(具體位置見附圖)
1.4103進架斜巷上口選用JSDB-13慢速絞車一臺,鋼絲繩采用∮26mm; 2.4103風巷無極繩硐室外口安裝JD-11.4絞車一臺,鋼絲繩采用∮15.5mm; 4.4103風巷選用SQ—80無極繩絞車一臺,鋼絲繩采用∮26mm;
5.切眼上口安裝JSDB—19絞車兩臺,鋼絲繩采用∮26mm,正對風巷安裝一臺JH-20絞車,繩徑∮26mm,切眼下口安裝JH-20絞車一臺,鋼絲繩采用∮26mm;正對機巷安裝一臺JSDB-19型絞車,繩徑?26mm
(二)絞車安裝要求
1.絞車窩的設計與絞車的安裝應合理,能滿足車輛順利通過,絞車的出繩方向與車輛運輸方向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2.絞車基礎必須使用混凝土澆注,養護時間不少于一周,基礎地錨埋入基礎內不低于1000mm,且基礎內用6根∮18*2200mm錨桿分組進行固定,基礎上表面與巷道底板一平;
3. 安裝絞車,使用專用起吊錨桿直接起吊時,必須先對起吊錨桿進行拉力試驗,在試吊安全可靠后,方可正式起吊; 4.無極繩基礎和絞車安裝嚴格按軌道中心線施工 ,托繩輪和壓繩輪的加設符合巷道要求,機頭、機尾及漲緊裝置按中線找平找正后,進行二次澆灌,養護時間不少于一周,二次灌漿要求地腳螺栓孔內均要塞滿、填實。
四、進架路線巷道、軌道的修整
1.整個進架路線的巷道凈高要求不低于2.5m ,軌道中線距巷道兩幫最突出部分的距離不低于850mm,達不到要求應提前整改;
2.大件通過的風門的高度、寬度必須滿足順利通過的要求,否則必須提前整改;
3.切眼的凈寬不低于6.0m ,凈高不低于2.5m,否則必須提前整改;
4.認真搞好運輸路線的軌道質量,要求達到以下標準:
1)、軌道鋪設前 ,必須將巷道底板襯平,無浮矸、浮煤現象,無空板、吊板現象。道床整潔,不埋軌面;
2)、運輸支架的巷道,其軌道必須統一選用22kg/m的鋼軌,長度為每根6m;
3)、軌枕要求統一使用200mm×200mm×1400mm的方木或水泥軌枕為枕木,軌枕間距為:1000±50mm,轉彎處不大于500mm,兩頭外露長度不小于200mm;軌枕與軌道垂直,間距不得大于1米,道岔處、接頭處必須放軌枕。軌道間隙、高低差符合規定,道碴搗固堅實,無空板、吊板現象,并加道釘固定。
4)、每根軌道不少于4個連接孔,各種道夾板、魚尾螺栓、彈簧墊圈、平墊片等扣件齊全、緊固,螺絲規格與軌型配套;
5)、道釘規格與軌型配套,數量齊全,每根道木不少于8根鐵道釘,浮離不大于2mm,無空吊板、跳板;
6)、運輸支架的巷道必須采用鐵道板對軌道進行加固,要求每節道不少于兩塊鐵道板,鋪設間距中-中3000mm,轉彎處加補兩塊,鐵道板必須選用11#工字鋼加工,施工單位根據需用量到指定單位領用。要求鐵道板必須與軌道緊密連接,壓板、螺絲齊全、緊固、有效;
7)、變坡點的凸彎道和凹彎道長度必須保證4m長,其坡度必須與巷道的坡度保持一致,鑼鍋道(上段)向上應有3‰下坡,塌彎道(下段)向下應有3‰下坡;
8)、車場兩股道之間的間距不得低于0.8m,過渡彎道長4.0m,車場長度不得低于20m、車場必須使用正規道岔(無極繩硐室口除外);
9)、簡易道岔:道嘴長度不低于2.4m;雞心長度不大于500mm、工作邊不大于220mm;
10)、軌道軌距:內側寬度為600mm;直線段及曲線段加寬后偏差-2mm~+5mm;
11)、軌道中心線距巷道兩幫寬度不小于850mm;
12)、巷道高度:軌道面距巷道頂板凈高度不小于2500mm;
13)、軌道要求直線段兩股鋼軌應水平,誤差不大于5mm:曲線加超高后誤差不大于5mm;
14)、軌道接頭平整,軌面及內側錯差不大于2mm;接頭間距不大于5mm;
15)、兩股軌道應平行鋪設,高差不大于5mm; 5、雞心道岔一般標準:
1)、雞心道岔前后、曲軌加寬后和尖軌跟部的偏差在0~+3mm;
2)、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3)、接頭平整度:軌面及內側錯差不大于2mm;
4)、心軌和護軌工作邊間距:600 mm軌距為572 mm,+2mm;
5)、尖軌:尖軌尖端與基本密貼,間隙不大于2mm,無跳動;尖軌損傷長度不超過100mm,在尖軌頂面寬20mm處與基本軌高低差不大于2mm;
6)、開程:80~110 mm;
7)、軌縫:尖軌跟部不大于8 mm,其它與線路相同;
8)、滑床板:與尖軌底面間隙不超過2 mm;
9)、軌撐:應與基本軌密貼,間隙不大于1mm,數量齊全,無松動現象;
10)、道釘:規格與軌型配套,數量齊全,浮離不大于2mm,
11)、扣件:魚尾板、螺栓、彈簧墊與軌型配套,數量齊全 、密貼、緊固有效;
12)、轉轍器:拉桿零件齊全,連接牢固,動作靈活可靠;
13)、直線段兩軌水平偏差不大于5mm,彎曲段應符合規程要求。
六.液壓支架的安裝
(一)支架的解體與裝車
1.根據提升容器的要求,支架必須在地面解體, ZZ4400-17/35A 型過渡支架解體部件為:前梁、頂梁、掩護梁側護板、底座等四部分,即前梁與頂梁一車、掩護梁側護與支架底座一車,共兩車; ZZ4400-17/35A 型支架解體部件為:前梁一車、剩余部分一車,共兩車;
2.根據運輸路線的具體情況,確定支架的入井方向,支架進入組裝硐室時,按先進前梁車,再進頂梁底座車的順序進行;
3.解體的支架散件裝入叉車或專用車,在運輸過程中應有 專人跟車,且跟車人員應經常檢查大件車的封車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支架裝車時,應找好重心保證不偏斜、不偏重,并保證專用車的限位裝置齊全、緊固有效。每次周轉換鉤后,應檢查重車的限位、捆扎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支架專用車及叉車,在每次使用前應經過機修廠認真檢修,確認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中每次裝車前必須認真檢查車輛的完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不得使用。
(二)支架的組裝
1.解體的支架及配件運抵4103風巷組裝硐室,通過硐室內的簡易起吊裝置進行組裝;
2.簡易起吊裝置采用三根4m長的11#“工”字鋼作起吊梁,5噸拉葫作起吊工具,起吊梁用四付?20mm的“U”型卡固定在“U”型棚上。
2.組裝支架采用不小于5噸的拉葫,用不小于22mm鏈條與其相配固定在起吊梁上作為起吊工具;
3.組裝硐室作業時,必須有一名副隊長及以上人員現場統一指揮,協調作業,嚴把安全關,施工時,非作業人員嚴禁進入工作現場;
4.卸車時,先檢查硐室的支護安全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按順序進行,要將其放平、放牢墊實; 2.組裝支架必須先用鏈條將前梁捆綁牢固然后用拉葫將其吊起進行組裝;
5.組裝支架時,必須按支架的完好標準進行安裝,各種銷、卡及其他附件必須齊全完好;
6.支架的管路排列及吊掛應整齊統一,組裝好的支架不漏液、不竄液,不卸載,操作手把動作統一,靈敏可靠,達到完好標準;
7.起吊裝置的安裝要求水平穩固,各縫合螺栓要求齊全緊固,每次起吊前必須安專人認真檢查起吊裝置的完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