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測站發放的《煤礦管理處****工作面回采地質說明書》****工作面在29聯巷-19聯巷存在一火燒區形成一富水區,為能安全順利的通過此區域,特制定以下預防措施:
一、人員及工程質量管理
1)隊內要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跟班隊長每班必須對工作面巡查,注意觀察來壓規律和來壓的劇烈程度并做好記錄,發現有水患時,及時組織人員進行處理。
2)支架工拉架時既要保證每臺支架達到初撐力又要保證所有拉過的架子成一條直線。
3)工作面水泵、管路、電纜、開關必須有專人維護、排水管內的淤泥及時清理,保證工作面供電、排水正常。
4)提前在****輔運二段及****運順未打密閉的聯巷備用沙袋,在工作面推至30聯巷,根據工作面的涌水情況堆設沙袋擋水墻,防止工作面的水流入運順淹毀設備。
5)刮板運輸機機尾出水口要派專人進行疏通和淤泥清理保證水流暢通。
6) 受采動影響,上部采空區中的水會順裂隙流出,應做好井下電器開關的防水防潮工作,將備用設備準備到位。
7)檢修班必須每班對工作面水倉、所設水泵、供電系統進行檢查,以確保涌水時所有水泵能正常運行。
8)工作面進入富水區后,工作面的頂、底板、采高要進行適當調整,底板盡量調整成拱形,以保證工作面涌水能流到兩順槽,使中部不積水;根據工作面情況適當降低采高,但采高不能低于3m。
9)遇到大規模涌水時,必須每臺泵設一名專人看護,及時清理底板煤泥,設一名專職電工保證所有水泵正常供電,保證有效、連續、正常排水。
10)提高全體員工防水、排水意識。現場人員要掌握突水預兆防止事故發生。突水預兆如下:工作面或兩巷及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征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立即撤出人員并向調度匯報。
二、供電系統
1)660排水電源實現雙回路供電,一趟回路電源取自綜采二隊運順800KVA移變,另一趟回路電源取自輔運二段19聯巷機電隊800KVA移變。
2)工作面除原來的660電纜外,另增設5平方電纜一趟,供排水專用,將備用的四臺GBZ-30/660開關連接好。
3)工作面備用GBZ-30/660開關四臺。
4)工作面推至30聯巷時將工作面所有的開關全部吊起,防止開關進水影響正常排水。
三、排水系統
1)正常生產期間工作面的涌水量為不超過300立方米。為了防止工作面的突然來水,工作面的設防排水能力為1800立方米。
2)工作面鋪設三趟159軟管,并每隔30米安設一個三通;備用十根159軟管,8根102軟管,直通、卡子、密封若干。
3)工作面除原來使用和備用的12臺11KW水泵外,另外在機頭機尾各備用11KW水泵四臺,并且每臺水泵上的富余電纜不少于30m。
4)工作面如果遇涌水突然增大,立即將備用的開關和水泵連接好,投入使用。必須保證排水設施的投入,任一時刻都要按當時涌水量兩倍的排水能力配置于工作面。
附件:《工作面水泵開關設置及排水供電系統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