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事故是煤礦常見的重大災害事故,它的發生對礦井的破壞性極大,傷害人員多,社會影響壞。因此,嚴格落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技術措施,是實現礦井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概而言之,落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技術措施,就是要樹立一種觀念,提高一個認識,構建一個體系,夯實四道防線。
1.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瓦斯為天”思想觀念。煤礦企業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測監控,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體系,引導員工牢固樹立瓦斯事故是絕對可以避免的理念,不斷強化井下施工現場“一通三防”管理,特別是加強礦井局部通風管理和現場排放瓦斯管理工作,采取定期(每周一安全大檢查)或不定期(專業檢查)的方式,加大礦井“一通三防”隱患排查,并對查出的問題及時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一通三防”事故,確保了礦建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
2.切實提高對瓦斯治理工作的認識。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培訓和安全教育,提高每個干部職工對瓦斯的認識,特別是對瓦斯危害性的認識,熟知瓦斯的物理形態、化學性質、瓦斯引爆的三個條件,清楚各類瓦斯事故前后的征兆、特點和規律,掌握災害預防、事故搶險、礦山救護的基本知識和一般技能,增強安全意識和自主保安能力,進而學會駕馭和馴服瓦斯的本領。
3.精心構建“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體系 煤礦企業應該配齊配全各級管理人員,形成從上到下一級抓一級,從下到上一級保一級的“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體系。
4.大力夯實通風、防火、監測監控、通防隊伍建設四道防線。
(1)加強通風管理。重點研究解決瓦斯抽放、綜放工作面尾巷設置、巷道斷面設計、采區通風方式、高瓦斯區掘進的瓦斯探釋等。堅持通風優先的原則,搞好各種風門風橋的動態管理,堅決杜絕跑風、漏風、風流短路等影響通風質量問題的出現,消滅無計劃停電停風事故。搞好盲巷、閉墻、風眼等的靜、動態管理,特別是抓好通風設施設備的工程質量,要達到質量標準化,使通風系統完善、合理、靈活可靠,便于調整風量,把瓦斯濃度控制在安全限以下。
(2)加強防火管理。除嚴禁火種入井外,也要嚴格控制井下火源的產生。加強機械保護投入和日常管理,重點防范磨擦起火,提高機電檢修質量,加強潤滑,克服帶病運轉;加強托輥、堆煤保護、打滑保護和機電無油化等工作。做好各種電氣保護,諸如接地、過載、短路等必須齊全、靈敏、可靠,預防電氣著火。加強電氣設備的防爆管理,從入井就要把好關,使設備防爆率達到100%;堅決杜絕各種纜線有明接頭、雞抓子、羊尾巴等現象,同時規范健全井下消防系統,配齊配足消防材料和消防設施。
(3)加強監測監控管理。嚴格對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的管理,對風量、風速、瓦斯以及 CO等有害氣體及時進行監視和控制;同時利用瓦斯斷電報警儀、三專兩閉鎖等設施及時解決瓦斯超限時的斷電停機、超限報警、停風就停電的問題。調度員隨時監視瓦斯動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同時組織撤人,進行搶修或搶險等工作。
(4)強化通防專業隊伍建設。把瓦斯管理有關的領導、部門人員都列入通防隊伍。進一步健全和加強通防部和通風工區管理,并不斷充實專業人員。在業務技術素質的提高上要堅持長期的、不間斷的培訓,在瓦斯治理工作上要敢與管理,敢于抓落實,真正發揮業務保安的作用,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煤礦“天”字號大事,安全決定一切,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促進發展。“一通三防”管理是高瓦斯礦井安全管理中重中之重的工作,嚴格落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技術措施,能夠有效的防范事故與未然,進而促進礦井可持續發展、安全發展、有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