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集團現現有合成氨生產能力38萬噸/年,主要原材料為無煙塊煤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半水煤氣,在利用半水煤氣中的H2、N2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為氨。所以,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可燃可爆氣體在整個裝置存在較多,發生火災事故的可能性較大,幾率也比較大。
1.1事故類型
根據引發火災事故的原因和條件分析,可能造成發生火災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兩大類:
人為因素引發的火災事故:違反操作規程、違章安裝電氣設備、違章使用明火作業、檢修現場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等。
客觀因素引發的火災事故:雷擊、設備、管材質量問題等因素引發的火災事故。
1.2危害程度分析
易燃、可爆氣體大量泄漏,尤其是在高溫高壓狀態下的物質,其發生火災的可能性較大。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優先;
2.2、防止事故擴大優先;
2.3保護環境優先。
3、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救援組織體系
在集團公司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火災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分體系。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為加強處置火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統一指揮、協調,集團公司成立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
成員:生產辦、動力處、安全處、保衛處、救護大隊、公司辦、醫療機構、供應公司、財務處、物業處、工會、倉庫、事故單位的主要領導。
3.2.2指揮部職責:火災事故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現場進行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審察現場滅火救援方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分工實施火場救援工作。
3.3成員單位職責
3.3.1生產辦:負責傳達指揮部的指示,協調、組織、指揮各成員單位進行搶險救災工作;負責事故區域水、電、氣、汽的?;蚬┑闹笓]工作。
3.3.2消防、救護隊、動力處:負責事故現場堵漏,撲滅火災,搶救遇險遇難人員。
3.3.3保衛處:負責維護火災事故現場秩序,做好安全警戒,保障救援交通暢通,以便于人員疏散和受害者的護送;負責維護現場和周圍地區的正常秩序,保證事故救援、調查、處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3.4安全科:監督檢查現場救援方案的實施,負責火災救援器具的協調,參加事故的調查與處理。
3.3.5. 醫療機構:負責對火災現場受傷人員的醫療救治及轉院工作。
3.3.6供應公司、財務處、倉庫:負責應急救援物資儲備,搶險設備、器材、物資和資金調配。
3.3.7工會、物業公司:負責做好事故影響區域人員的疏散及傷亡家屬的安撫善后工作;負責做好事故現場搶險情況的宣傳報道,正確引導輿論;負責建立和維護好應急通訊網絡,保證通信暢通。
3.3.8公司辦:負責組織救援車輛,運送事故搶救人員和搶險物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