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化工企業的燃燒、爆炸、泄漏事故頻頻發生,事故教訓表明,化工企業沒有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是造成人員傷亡和形勢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在從事消防工作的實踐中,發現一些化工企業制訂的應急預案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有實施的責任對象不夠科學。情況設定考慮單一、應急措施可行性不強,內容過于簡單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著預案的實用性。本文主要針對針化工企業,探討制訂應急預案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化工企業的應急預案是化工企業在發生火災、爆炸或危險化學品泄漏的緊急情況下,如何正確調動內部力量、運用工藝和外部措施,安全疏散現場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方案。每個化工單位在制訂預案時,可在原化學工業部1997年發放的《關于實施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重大化學源管理的通知》提出的“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寫提綱”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4年4月下發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基礎上,結合消防需求和單位實際,進行制訂。
應急預案總體上講,要具備以下內容:對緊急情況或災害的辨識評價,對人力、物資和工具、工藝的確認與準備,現場內外合理有效的慶急組織指揮,應急行動措施,事故后的現場消除、整理及恢復措施等。從消防角度來說,一份完整有效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急包含以下幾方面。
1方位圖
含距本單位外墻300-500m范圍內的有關毗鄰建筑地形地物、道路、水源等情況,若有可能,也可對廠址的工程地質、地形、自然災害、周圍環境、氣象條件、交通運輸等進行分析,并在圖上簡單加以體現。
2總平面圖
要體現功能分區的布置,如生產、管理、輔助生活區;高溫、有害物質、易燃易爆危險品設施布置,數量較大的危險品品名、儲量、位置;常年主導風向、運輸路線及碼頭、廠區內外道路、鐵路、危險品裝卸區、廠區碼頭等。建議用不同的顏色標明不同的危險區域,并注清單位內外消火栓的流量和壓力、主要消防設施。
3單位基本概況
除常規的單位名稱、地址、使用功能、建筑面積、主要原料與產品等情況外,要標明人員情況(白天人數、夜間人數);生產能力;重大危險源;主工藝單元;使用的危險物質;廠區基本情況:建筑物的結構;生產輔助設施;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設備及裝置:化工設備及裝置、機械設備、電氣設備、特殊單體設備、主要儲罐的形式、高度、直徑等;并要結合方位圖和總平面圖,注明消防通道,單位內外的消防水源情況:可用的天然水源的常年蓄水量,取水方式(手抬泵或消防車吸水),消火栓、消防水池,屋頂水箱的信息,消防泵,接合器消防設施的信息等。實際上,對單位基本概況,可列表說明。
4重點部位
主要通過危險源的辨識和風險評估,確定一些危險性相對較大的工段、車間或倉庫、儲罐等為重點部位,主要內容有該部位在單位中的大體位置、建筑結構、建筑面積、高度、儲罐形式、儲罐容量、操作人數、進攻疏散通道耐火等級等,可列表說明。
在進行危險源辨識時,既要考慮正常生產過程,也要考慮生產不正常的情況,尤其要注意以下工藝設備的危險性;烷基取代、烷(烴)化作用、胺化、氨基化,羰基化,冷凝、縮聚,脫氫,酯化,鹵化、氫化、加氫、水解,氧化,聚合,脫硫,硝化,干燥,蒸餾等。
考慮到化工單位內單一單元內多存有多種危險物質,其危險源的辨識可根據q1/Q1+q2/Q2+…qn/Qn進行計算(q1、q2、qn為每種危險品的實際存在量,t;Q12、Qn為各危險品相對應的生產場所或儲存區的臨界值,to具體參考GB18218-2000),苦計算結果≥1,則可定為重大危險源。
5情況設定與應急措施
對危害范圍要進行評估,如物質泄漏,應描述出泄漏后果,物質是否可燃、蒸氣云是否存在及危害、泄漏危及范圍分析、是否存在火源及火源的位置。情況設定要有具體的部位、危害和蔓延趨勢分析,有事故車間或工段各人員的任務分配,本廠專職消防隊的力量部署,有蔓延趨勢,水槍、分水器等標注。這塊內容還要考慮包含的方面:迅速了解燃燒或泄漏物質、事故部位和被困人員的數量、位置;火勢蔓延的途徑、范圍、進攻路線和堵截陣地的設置位置;燃燒物質有無爆炸可能;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分析;本單位積極搶救、疏散人員與物資的措施;為消防部門到場后建議可用的滅火劑、水源信息;其他物資的保障措施,如雨具、個人防護器具的籌措,照明燈具的使用,沙包的運輸方案等。
本單位有專職消防隊和消防車輛等設施的,要繪制力量部署示意圖,包括停車位置、進攻路線、人員疏散路線、任務分配、救護車??课恢玫取?br />
6組織機構
要明確應急指揮中心(EOC)、企業應急總指揮(SEC)等相關人員、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明確相應情況下指揮部的設置,確保在通風地帶,有足夠的安全距離、有良好的觀察事故視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