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不斷進步,高層建筑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地拔地而起,超高層的摩天大樓越建越高、越建越大、越建越奇。高層建筑的出現,客觀上是出于建設用地的制約和使用功能的需要;主觀上是長期以來被世人看成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科技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標志,或一個財團、一個單位的發展象征。但是,我們應從高層建筑火災日見增多的趨勢中,清醒地看到高層建筑自身潛伏著火災隱患的嚴重性,看到火災造成的后果的殘酷性和技術裝備的局限性,看到探索如何避免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火災危害的迫切性。對此,我們結合當前我國高層建筑消防工作的現狀,借鑒國內外高層建筑火災的案例,談談如何做好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工作。
??????? 一、我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的現狀和原因。
??????? 我國的高層建筑起步雖晚,但發展勢頭迅猛,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令人擔憂,突出反映在三個不到位:
??????? (一)消防設施不到位
??????? 高層建筑中的消防設施種類繁多、功能不一、作用各有千秋,根據消防工作必須立足預防的需要和《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范》的強制性條文要求,缺一不可。但是,公安消防機構在工程驗收、平時檢查、專項整治和火災事故調查中發現,高層建筑目前普遍存在消防設施“短斤缺兩”、質量性能差、功能不全和違規使用等先天性火災隱患。如必須安裝的消防設施不安裝,必須保持完好的設施殘缺不全、無法使用。
??????? (二)技術保障不到位
??????? 高層建筑的建造,從設計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環節多。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制約,而導致高層建筑在防火分區、分隔措施、隱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災隱患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有的由于電纜井、管道井、空調系統需要連接和穿過各樓層、地面、墻壁時,通風管道中設置防火閥和孔洞處的封堵措施、技術保障不到位,導致“阻然”結構不阻然,使火災時的火和煙霧上下或左右方向四處蔓延;有的帷幕式大樓各樓層地板與帷幕墻間常留有空隙,雖有填充材料,但多數均以易燃的膠質填補,導致火災時被燒熔,無法起到阻絕火勢的效果,火舌由樓板與帷幕玻璃間隙向上一樓層竄燒或燒破玻璃帷幕;有的防火分隔墻不到位,導致在火災情況下,煙和熱氣流迅速擴散,并對火場偵察、判斷火情、尋找火點、疏散救人和戰術運用帶來極大的不利,甚至極易導致立體火災。
??????? (三)管理措施不到位
??????? 主要表現在有的消防管理職能部門和專業人員配備不到位;有的對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不落實;有的任意封堵室內消防通道;有的消防制度不健全;有的沒有消防應急方案;有的消防安全責任制不落實。特別是隨著各地房屋開發公司“先筑巢、后引鳳”的高層綜合樓的大量出現,其使用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目前管理措施的不到位。有的建筑工程在消防審核后的建筑施工、室內裝潢、設備安裝、項目監理、消防檢測過程中,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驅動或進貨、監理等制約措施不嚴,失控漏管而留下先天的火災隱患。如,偷工減料、偽劣產品,尤其是偽劣電器產品混入其中,極易導致火災。
??????? 二、滅火救援措施
??????? (一)要以快制快,迅速控制火勢的發展蔓延
??????? 由于高層建筑高大,層數多,樓面大,登高撲救的距離遠,設施少,戰斗人員到達戰斗區域要較長時間,加之高層建筑煙囪效應明顯,戰斗行動往往是慢于火災發展速度,對疏散和搶救被困人員,撲滅火災確實有相當大的困難,因而就要強調和實行以快制快,力爭主動,加快戰斗進程,有效地撲滅火災。因此,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任何火災的撲救,都是強調以快制快。那么高層建筑火災在組織指揮方面怎樣才能做到以快制快呢?我們認為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 1、加強對火災范圍的偵察。及時發現著火源,正確判斷火災的發展趨勢,是爭取快速展開戰斗進攻,實行以快制快的關鍵。由于高層火災煙氣擴散快,消防隊到場時,往往是多層的開口部大量冒煙,室內集聚的煙氣層又會阻礙著火點的發現,影響戰斗進攻的實施。因此,指揮員到場后,首要任務必須加快火情偵察的組織,盡快地查明火點,確定燃燒范圍,才能爭取戰斗攻勢的快速實現,做到以快制快。實施火情偵察的主要方法是外部觀察和內部偵察。
??????? 2、組織突擊隊。組織突擊力量攜帶必要的簡便滅火器材,比如水帶、水槍、安全繩、照明燈和破拆工具,先于滅火主力行動,既可先制“火”,又可查明火災的具體情況。快速突擊隊應具有精干輕便、反應快速和獨立作戰的能力。最好由高層建筑較多的地區,組織訓練有素的特勤班(組)或攻堅組隊員為骨干,吸收常備戰斗班的班長或一號員等,編組成多支突擊小組,快速突擊上樓,按不同方位,不同層次,盡量靠近火點位置,迅速接近火區,為滅火主力陸續登樓滅火創造條件。
??????? 3、充分發揮固定設施作用。在高層火災中,有計劃地運用大樓固定消防設施來實施防煙滅火,也是能否充分發揮火力的重要方面。例如室內消火栓的利用,開、閉防火門來控制煙氣的流動,落放防煙卷簾來阻滯煙氣擴散速度。這些設施的有效利用,效果好。實戰中,只要在有效射程和有效范圍內的消防設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使用價值,就應該積極地、及時地用于滅戰斗,充分發揮其作用。
??????? 4、實行指揮計劃化,熟中求速。熟中求速,是實行以快制快的必要條件。指揮員對著火高層的情況全面熟悉,就能胸有成竹地依據火災態勢,周密考慮戰斗方案,正確地部署滅火力量,加快滅火進程,有效地完成戰斗任務。情況的全面熟悉,依賴于平時的調查研究,制定高層建筑的滅火作戰計劃,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實兵演練,實地研究對策,沙盤擺練,使參戰人員都能了解該大樓的基本情況,進攻通道,消防設施,熟悉戰斗方案。一旦發生火災,在戰斗預案的基礎上,迅速查明情況,有計劃的組織戰斗和實施指揮。由此可見,實行指揮計劃化、促進戰斗行動快速化,是實行以快制快的一項重要工作。
??????? (二)要聯合作戰,充分發揮整體威力
??????? 現代條件下的高層火災撲救,將是協同作戰、整體作戰。既有公安消防,又有企業專職消防,單位義務消防,還有本大樓和相關單位的大力配合,不僅參戰人員多(要比地面撲救火災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組織協同作戰復雜,而且作戰范圍廣,地面與高層的通訊聯絡不便,戰斗任務艱巨。如果不能正確地運用和發揮整體威力,協調一致地進行作戰,就會嚴重地影響滅火進程和整個戰斗的全局行動,甚至招致失敗。因此,要取得高層火災的作戰勝利,就必須有效地運用人力,充分發揮整體威力,抓住有利時機制服火災。怎樣才能發揮整體威力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 1、建立統一的指揮機構,實行分工負責制。任何較大火災都需要建立火場指揮部,而高層火災,不僅地面上建有火場指揮部,而且在樓層內應建立前線指揮所,實行指揮靠前,還要發揮調度中心的聯絡部作用,構成完整的指揮系統。它們之間的分工:指揮部將負責整個火場的情況掌握,按戰斗方案調集和部署滅火力量,下達戰斗任務,組織戰斗保障。諸如提供必要的滅火力量,分配增援隊的戰斗任務,組織火場供水、器材保障、火場警戒、傷員安置等。前線指揮所主要對火場第一線實施滅火指揮。諸如確定火點和燃燒范圍的偵察組織,預測火災的發展趨勢,擬定戰斗方案,確定戰術運用和戰斗任務的分配,完成救人、滅火和疏散等戰斗任務。調度中心是在完成調度指揮之后,按火場總(副)指揮的指令負責與有關部門之間的聯絡,傳遞火災信息。這樣的分工負責制,可以克服火場總(副)指揮的顧此失彼現象,充分發揮各級指揮員和指揮機構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指揮部可設在地面明顯而安全的地方,利于各參戰單位的聯絡,接受任務。前線指揮所應設在大樓著火層以下一、二層為宜,利于監視和觀察火情,便于指揮。同時在指揮所(或指揮所的下一層)附近集結必要的預備力量和必需的器材物資儲備,做到既是指揮要地,又是戰斗保障的據點,以防火情突變和用于戰斗需要,縮短時間,加快戰斗行動的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