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城市燃氣事業發展迅速,西氣東輸工程的投產運行和引進俄羅斯天然氣等項目的規劃建設拉動了一系列燃氣工程的建設,城市燃氣得到快速的普及,城市燃氣的使用量大幅增長。這一方面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減少了環境污染;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燃氣事故的發生也給居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成為燃氣行業關注的熱點。
??????? 城市燃氣如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操作規程運行,在通常情況下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各類城市燃氣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在外界條件異常、人為疏忽或故意破壞等情況下出現的。如地震、雷擊等不可抗力導致的燃氣儲存、輸配系統的泄漏、爆炸;設備設施缺乏養護而失靈、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所造成的燃氣安全事故;以及各類人為破壞燃氣基礎設施而引發的燃氣安全事故。
??????? 1 燃氣特性
??????? ① 易燃燒性
??????? 常用的城市燃氣有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這3種燃氣的最小點火能都較低,約為0.19~0.35 mJ。液化石油氣最低著火溫度約466 ℃,天然氣最低著火溫度約537 ℃[1]。
??????? ② 易爆炸性
??????? 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下限越低,其爆炸危險性越大。例如,天然氣爆炸極限為5%~15%,液化可油氣爆炸極限為2%~10%,人工煤氣爆炸極限為6%~70%[2]。
??????? ③ 易擴散性
??????? 擴散性是指物質在空氣或其他介質中的擴散能力,燃氣的擴散能力取決于密度與擴散系數兩個主要因素。不同種類的燃氣密度不一樣,天然氣和人工煤氣比空氣輕,氣態液化石油氣比空氣重。它們都有很強的擴散性。燃氣擴散能力越強,火勢蔓延速度越快,火災燃燒面積和破壞程度越大。
??????? ④ 壓力特性
??????? 燃氣的儲存及輸配都保持一定的壓力。天然氣、人工煤氣等通常以壓力管道形式輸送,進入家庭時壓力一般小于10 kPa。液化石油氣鋼瓶內壓力約0.2~1.0 MPa,當由液態變成氣態時體積擴大約250倍[3],由于其壓力較大,在燃氣安全事故中的危險性要大于管道燃氣。
??????? ⑤ 持續特性
??????? 管道燃氣比瓶裝液化石油氣更容易實現長期、穩定、持續的供應。該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易造成持續和大量的燃氣泄漏,比瓶裝液化石油氣造成更大的泄漏量和更大范圍的爆炸性氣體空間,使事故的范圍擴大。
??????? 2 燃氣火災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 2.1 管道燃氣
??????? 管道燃氣設備設施較多,地下隱蔽工程量大,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不安全因素都可能給整個供氣系統和用戶帶來損害。因此,管道燃氣具有較大的火災爆炸危險性。
??????? ① 設備、設施破損老化導致燃氣泄漏。埋地管道由于使用期較長,無法經常挖出進行檢測,當受到腐蝕及外力作用出現破裂損壞時,不能及時察覺,極易造成大量燃氣泄漏。有些地下管道附屬設施如閥門、法蘭等的連接出現問題也會導致燃氣泄漏。
??????? ② 設備、設施安全防護裝置失效導致燃氣泄漏。包括安全閥、防爆閥、防爆片、泄壓閥、報警系統等失效,危險區域防爆電器不防爆,靜電接地不可靠,防雷裝置失效等。
??????? ③ 供氣企業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搶險專業技術和專業裝備。各崗位操作人員培訓有死角,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不完善,應急救援預案編制不具體,沒有按要求進行桌面演練和實際演習,缺乏應對事故的能力。
??????? ④ 企業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違章操作。
??????? ⑤ 用戶違章操作,疏于監護。用戶在使用燃氣時對戶內燃氣設施缺乏監護,燃氣設施出現異常時沒能及時向供氣企業報修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置,致使燃氣泄漏。在使用燃氣過程中操作不正確,不遵循“火等氣”的點火原則或疏忽大意導致燒煮物將火熄滅,使燃氣外泄。如:2006年6月,昌茂花園小區某住戶在安裝灶具時,膠管與灶具連接不牢固,3天后膠管意外脫落而用戶未能及時察覺,在開閥用氣時引起燃氣泄漏。2004年12月,遼東小區和鴻博御園居民用戶分別發生天然氣泄漏,原因是用戶使用完天然氣后忘記關閉灶前閥,造成天然氣泄漏。由于適逢冬季,室內通風不良,天然氣在室內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到明火引發爆炸事故,導致1人重傷,3人輕傷,約230戶居民住宅受損。2003年11月,鴻博嘉園小區某住戶忘記關閉灶前閥致使天然氣大量泄漏,用戶發覺后開窗放散時服裝產生靜電火花引發爆炸,小區內86戶居民受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