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目的
2002年1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一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要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六十九條亦要求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模較小的也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等。當發生事故后,為及時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建筑施工企業應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云南云嶺高速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小龍高速公路土建一標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實施。
三、制度內容
1、 基本原則與方針
制定安全第一,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優先保護人和優先保護大多數人,優先保護貴重財產等原則和方針。
2、 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
1) 項目的工程概況及施工特點和內容;
2) 項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工地外圍的地理位置、居民、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項等;
3) 氣象狀況等。
3. 施工現場的臨時醫務室或保健醫藥設施及場外醫療機構:
1) 醫務人員名單,聯系電話;
2) 有哪些常用醫藥和搶救設施;
3) 附近醫療的情況介紹,位置、距離、聯系電話等。
4. 工地現場內外的消防、救助設施及人員狀況。介紹工地消防組成機構和組成人員,成立義務消防隊,有哪些消防、救助設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況。
5. 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圖,畫出消防栓、滅火器的設置位置,易燃易爆的位置,消防緊急通道,疏散路線等。
6、 可能發生事故的確定和影響
根據施工特點和任務,分析本工程可能發生較大的事故和發生位置、影響范圍等。如列出工程中常見的事故:建筑質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鄰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氣體中毒事故、架體倒塌事故、高空墜落事故、掉物傷人事故、觸電事故等;對于土方坍塌、氣體中毒事故等應分析和預知其可能對周圍的不利影響和嚴重程度。
7、 應急機構的組成、責任和分工
(1) 包括指揮機構和救援隊伍的組成,具體指揮機構組成可參考附表。企業或工程項目部應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有關副經理及生產、安全、設備、保衛等負責人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或小組(可設在安全科),日常工作由安全科負責。發生重大事故時,領導小組成員迅速到達指定崗位,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崗的,由所在單位按職務排序遞補。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經理任總指揮,有關副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提醒注意的是:救援隊伍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人員組成。
(2) 職責:如寫明指揮領導小組(部)的職責:負責本單位或項目“預案”的指定和修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組織和實施救援行動;組織事故調查和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3) 分工:寫明各機構組成的分工情況。如總指揮,組織指揮整個應急救援工作;安全負責人,負責事故的具體處置工作;后勤負責人,負責應急人員、受傷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工作。
8、 報警信號與通訊
寫出各救援電話及有關部門、人員的聯絡電話或方式。消防報警:119,公安:110,醫療急救:120,嵩明縣交通局: 087162652851,嵩明縣安監局電話:0871-62652590,嵩明縣醫院構電話:0871-62662659,小龍項目部應急機構辦公室:安全科辦公室,負責人聯系電話:18288210645。
工地報警聯系地址及注意事項:報警者有時由于緊張而無法把地址和事故狀況說清楚,因此最好把工地的聯系辦法事先寫明。如:XX縣XX村XX地附近或對面),如果工地確實是不易找到的,還應派人到主要路口接應。并應把以上的報警信號與通訊方式貼出辦公室,方便緊急報警與聯系。
9、 事故應急與救援
(1)寫明應急程序:報告聯絡有關人員(緊急時立刻報警、打求助電話)→成立指揮部(組) →必要時向社會發出救援請求→實施應急救援、保護事故現場、上報有關部門等→善后處理。
(2)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可根據本工程項目可能發生的事故列表寫出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現場救援措施等。
10、 救援有關規定和要求
要寫明有關的紀律,救援訓練、學習等各種制度和要求。
11、 有關常見事故的自救和急救常識
如人工呼吸的方法,火災逃生常識和常見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