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的
加強防護器材的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
二、適用范圍
公司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的個人穿(佩)戴的用品(如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濾毒罐式防毒面具、長管式防毒面具等),都屬于管理的范圍。
三、職責
1、防護器材由安全環保部統一調配,各單位負責管理使用,防護器材要設置在明顯、取用方便又較安全的地方,要經常檢查,做到“三定”(定點、定型號和用量、定專人維護管理)。
2、各車間要定期對員工進行防護知識的教育和培訓,積極組織防護知識的學習。
4、對已使用或壓力不足的氧(空)氣呼吸器,及時進行充裝。
5、各車間定期對本單位防護器材進行檢查,定期校驗和維護,每次校驗后應記錄并鉛封。對查出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防護器材檔案的管理。
6、各車間對防護器材加強維護保養,保證防護器材壓力正常,鉛封完好,柜、箱衛生清潔,器材按規定存放。
7、安全環保部定期進行防護器材安全檢查,發現不完好的情況,按有關規定對責任單位進行處罰。
8、各車間新領用防護器材必須經安全環保部批準方可發給。
9、防護器材領用必須執行交舊換新制度,對于損壞的防護器材,必須書面說明原因。無故丟失或損壞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并給于經濟處罰。
10、使用防護用品時必須根據作業性質和現場條件(如空氣中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正確選擇符合安全、工業衛生標準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11、職工應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妥善愛護,不得任意轉讓,出售,公司對防護用品使用比較好的職工應予表揚,對無故丟失、損壞的應給于教育及折價賠償。
12、凡在作業過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護人體安全的用品和器具,均由安全環保部負責監督管理。
四、考核
(1)現場抽查,對不會使用防護器材的員工,按經濟責任制進行考核,并限期學會。
(2)安全環保部安全檢查,發現不完好(如無壓力或壓力不足、不按照規定存放、柜箱衛生差等),按經濟責任制進行考核。
(3)對于無故損壞或丟失防護器材的,除追究當事人的
責任外,按公司經濟責任制進行考核
五、防護器具的使用和注意事項
1、長管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前應對導氣管進行查漏,簡易查漏法可將導氣管一端堵塞,另一端吹入壓縮空氣,并把軟管浸入水中,以不鼓氣泡為氣密性合格。
(2)使用前應檢查面罩上的呼吸閥是否存在,若呼吸閥沒有,應更換面罩。簡易檢漏方式:戴上面罩,把進氣端堵塞吸氣,檢查呼吸閥和器具是否漏氣。
(3)導氣軟管的進氣管,必須放置于遠離有毒場所的上風側,以保證氣源清靜。
(4)使用時,一定要系好腰帶,移動導管時不要猛拉、猛拖和扭曲。
(5)現場應設專人監護,并加強聯系和做好防范工作。
2、濾毒罐的使用注意事項:
(1)各種型號濾毒罐應根據毒物種類、濃度、環境條件、使用時間等對號選用。
(2)使用前,應先取掉濾毒罐底部的橡膠塞,以免引起窒息。
(3)濾毒罐、面罩、導氣管若發現有老化、銹蝕、破損、漏氣或罐內活性炭充裝不緊密,有沙沙聲時,則不能使用。
(4)使用前應檢查面罩上的呼吸閥是否存在,若呼吸閥沒有,應更換面罩。簡易檢漏方式:戴上面罩,把進氣端堵塞吸氣,檢查呼吸閥和器具是否漏氣。
(5)防氨濾毒罐(型號4號)若重量超過原重20克,亦應停止使用。
(6)若使用中聞到異味或感到呼吸困難、惡心、頭暈時,應迅速撤離毒區。
(7)嚴禁在毒區內摘除面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