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筑物的高度、結構、建筑風格、多功能用途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建工程中的安全運行就越來越顯得非常重要。“安全”本意是“無危則安、無損則全”,但“危”和“損”時時刻刻無形有形地阻撓著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工程建設經濟效益的高低決定了安全管理績效在企業的主導地位及形象。
近十幾年來,國家相繼出臺或修改了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業標準規范,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安全投入和處罰力度都有了詳細明確的規定。自1991年起開展第一個安全生產主題活動周,到2002年起開展第一個安全生產主題活動月至今,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檢查、考評工作,其目的要使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逐步使安全生產走向科學發展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定型化、工具化,這就促使我們對JGJ59-2011標準化規范條文細化內容認真理解嚴格執行。
建筑業是高危行業,如何落實人身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權責一致、社會監督和綜合治理、依法從重處罰五項基本原則,以體現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在先、安全投入在先、安全責任在先、建章立制在先、隱患預防在先、監督執法在先的措施,是建筑企業十分艱巨復雜的安全管理基礎工作。筆者擬提出對應措施的認識。
一、抓好安全教育培訓
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人的智慧,人能創造或改變一切。國家專項出臺了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細化了各類專業培訓學時,對建筑業安全教育培訓有了明確的指導方向。建筑企業管理人員技術素質相對較高,關鍵是企業應積極主導正確對待:一是利用有豐富實踐技術經驗、有責任性、有注冊執業資格的安全技術人員加強到安全設備部門,與有關技術部門共同策劃對應的安全目標管理,每年都要有計劃地分期分批組織各部門和生產一線管理人員脫產參加安全教育培訓(可利用春節后工程開工前或項目竣工前的閑時);二是獲得企業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管理工作高度重視和支持,促進管理人員在安全生產實際工作中占據主動性、責任性和集體榮譽感,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行業規范條文加深理解和適應發展進步的認識,明確在實際工作中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三是堅持管生產必須先管好安全、先防護后施工的原則,努力創造性改變安全環境;四是加強對重大危險源辨識和應對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策劃等專項方案的落實并逐步完善。加大督促項目部對施工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訓和現場安全宣傳管理工作,進行生產安全事故教訓案例分析,加強對現場隱患檢查并及時有效整改完善;五是企業對管理人員的業績考評制度予以兌現,獎罰分明。
人的生理因素、心理素質和技術素質對從事建筑業非常重要,主要受制于建筑業高空作業多、露天作業多、手工勞動及繁重體力勞動多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影響。企業要用行動來體諒、關心、愛護、幫助從業人員,包括身體、生活、家庭狀況,提供較好地安全施工環境和休息環境,使其在這個“大家庭”得到實際溫暖。從業人員中多數來自農民工,農忙時在田間,農閑時在建筑工地,接受專業的安全培訓教育相對較少。人的素質是多方面的,在能夠接受建筑業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前提下,只有提供良好學習條件、配套齊全的設施和較為豐富的培訓資料,包括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生產安全事故案例等視頻宣傳教育,通過系統地、認真地、多種教育活動形式啟發,來提高從業人員對安全培訓教育的興趣和重視,提高他們加深安全意識的認識。企業內部的三級安全教育,從組織培訓到考核要結合實際,要滿足各類人員規定的培訓學時。特別是項目安全教育,利用氣候停工時節或在晚上不影響從業人員休息前提下,結合現場實際對重大危險源辨識、防范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詳細耐心地講解、宣傳法律法規規范和項目安全管理目標。班前要進行針對性地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切不可走過場或漏掉一名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很多人員產生“三違”行為甚至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的傷害,都是與接受安全教育認識不夠或未認真接受安全教育培訓而產生的,是最致命的危險源。項目部管理人員及負責分管安全的專業人員,要堅持平時深入施工現場,對從業人員特別是農民工在崗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整改及注意事項等逐一耐心地提醒說服,讓從業人員明確自己的安全權利、責任和義務,同時要有學習培訓、交底的實際簽名記錄。建設工程利用現場安全通道及防護等設施有利空間,加大安全宣傳力度,使任一視角都能看到醒目安全標志、安全警示語等宣傳標語,同時以醒目的企標顯現,樹立企業形象。
特種作業人員在建筑業有著十分復雜高風險的特性,接受高等教育、技術培訓、安全技術教育程度相比之下都不高,有多數未參加專業培訓就取得上崗證,發證部門應承擔責任嚴格套緊這一關。特種作業人員心理素質、安全技術素質的偏低,給項目安全管理就帶來了沉重壓力,這必須經有資質部門來進行專業培訓教育考核合格持雙證上崗。但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自身技術素質要高,要精通專業技術,才能有細心地做好傳幫帶、耐心地進行安全專業技術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時時檢查督促特種作業人員嚴格遵章守紀管理的威信。
二、確保本質安全
隨著建筑業高速發展,機械化施工利用率明顯提高,相應減輕了勞動強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從基礎到主體結構施工,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等(簡稱起重機械)在工程中活動范圍大,垂直和水平載物的依賴性強。高樓層工程中起重機械多臺作業,面臨著起重傷害、機械傷害、觸電、墜落、物體打擊和傾覆等重大危險源的演變,存在著高風險潛在嚴峻壓力。而各類動力機械交叉作業十分復雜,這就警示我們對施工現場所有機械設備、用電機具從策劃到入場安拆、檢測驗收、運行、維護及設備操作必須進行嚴格地專業技術管理。首先要確保機械本質安全系數符合規范要求,使用正規的和國家特定的機械生產企業產品。特別是起重機械,包括多塔作業的專項方案策劃、論證、安裝、運行、維護到拆卸都必須嚴格按規范有序進行,把關對持證操作人員進行嚴格地安全技術培訓、交底,分解安全責任,嚴格執行定人、定位、定安全責任追究制。整套方案、特檢(月撿)驗收、運行、安拆、日常保養、維護修理必須如實完善記錄、設備檔案資料必須齊全。
現實中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仍然存在著導線及架設不符合規范要求、亂接亂拉現象十分嚴重、潮濕的地方臨時用電不規范等重大危險隱患。隱患發生的周期集中在主體結構砌體、內外裝飾施工過程中,所以這期間安全檢查重點之一在樓層臨時施工用電。必須重點對臨時用電及配置采用TN-S系統、對配電導線及架設、對接地與接零保護、對配電箱及配置、潮濕區域臨時用電等都要依據JGJ46-2005規范進行日常嚴格檢查整改,切不可有一絲疏忽,否則就會產生重大觸電傷亡事故。要明確“三級配電、逐級保護”的技術要求,規范對導線及架設、現場照明、配電箱內配置使用要求一定要堅決執行,并且督促值守電工責任人嚴格檢查,不符合臨時用電規范的一定要及時拆除或重新設置,排除用電隱患,還要對用電不規范的行為人和事進行嚴厲處罰,堅決制止“三違”行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施工用電的本質安全。
深基坑施工、模板施工、防護設施搭設、腳手架搭拆、卸料平臺搭拆、洞口防護、臨邊防護和個人安全防護用品都要符合本質安全系數。本質存在不安全因素,就會演變為最大的潛在危險源,必須及時有效地排除隱患。從周密策劃專項方案到實施作業都要進行嚴格地審核、檢測驗收、檢查排除故障,都必須依據標準化規范規定內容有序進行,實際操作中切不可有半點馬虎和疏漏,同時要有詳細地周期檢測驗收記錄和跟蹤檢查故障排除記錄。
三、環境對應措施
利用有限的條件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是項目創建文明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中的減噪防塵環境保護也明顯關系著企業的形象及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的印象。施工區域、辦公區域、生活區域的布置,都要符合標準化、規范化要求進行策劃。再狹窄的施工場地也要布局合理,材料分類堆放齊整,特別是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存放,要加強安全監管分解到責任人。生活區域的治安、用電、消防監管責任也要落實到班組及責任人,并且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其配套設施也要隨之逐步完善齊全。
建設工程的施工環境是不規則的,特別在城區建設場地狹窄、原建筑物與在建物相鄰,周邊道路車來人往密集,地下有管路,地上有架空輸電導線或電信線路,給項目施工及起重機械運行增加了重大危險源高風險的壓力及限制。面對現實就要對安全生產施工方案進行細致的策劃,繪制平面布置及起重機械限制作業區域。周邊的安全防護設施得加強,在建物外架的立面加密封閉防護、水平防護得延伸加寬。著重防范對周邊行人傷害、車輛傷害和防范起重設備與架空線路、原建筑物碰撞事故等,都要精心策劃到最佳安全防護效果、追加安全投入、認真設置相互配合、嚴防死守責任到人,才能確保平平安安。
惡劣自然災害對在建工程產生的危害必須進行嚴格控防。雷暴雨時節切不可在高空露天作業,起重機械要重復接地,在建物外防護鋼管腳手架必須與工程接地點相連,臨時用電及配置與其它施工機械也必須按JGJ46-2005規范工作接地電阻不大于4Ω,重復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并進行檢測記錄。冬季零下結冰溫度或雨雪大霧時節切不可在高空、臨邊或露天冒險作業,必要時采取防滑措施或清除結冰層。在獲取大風信息前,必須對臨邊設施和施工現場進行檢查,防止物體吹倒或墜落傷害。大風時,禁止懸空作業和臨邊作業。起重機械遇有12m/s及以上的大風、大雨、大雪或大霧天氣時應停止運行。這些措施必須在分部分項安全技術交底時有針對性地用文字交代清楚,還要嚴格督促檢查落實。
高樓層施工消防安全是一項重要內容,主因是在建物周邊存在可燃物品,樓層施工中火源來自鋼筋對焊、金屬焊接、切割,在高層上作業很容易引燃物品,這類案例發生率相當高,教訓深刻,影響也非常惡劣。雖然施工中的消防用水隨樓層上升已安裝,但動火作業時仍有預案措施不到位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從動火報告、動火安全交底手續到實施操作,要嚴明厲害關系和措施,作業人就是責任人,必須先防護后施工,還要跟蹤督促排查消除火源。
建筑業存在著多工種交叉作業,主要顯現臨邊或外墻交叉作業部位,其危險危害程度非常高,稍有失誤就會發生物體打擊、物體墜落或人員墜落生產安全事故。對現場作業人員安全交底時一定要針對性指出:一、個人安全防護必須到位;二、先檢查作業區域周邊環境,消除不安全因素;三、對物品按規定荷載存放并放穩;四、禁止人員垂直上下作業或集中作業;五、禁止丟拋任何物件;六、禁止損壞水平防護和臨邊防護設施;七、工完必須場清。現場管理人員必須時時重點逐一排查不留隱患。
四、強化目標管理
強化安全目標管理首先是正確認識圍繞安全為先這重心轉的目的,要動真格才能達到目的,切不可紙上談兵喊口號,否則就會超標。公司、項目部制定的安全目標管理體系,最終在項目工程安全管理實際行動中落實。采取安全措施目的是創造良好地安全作業環境,要將人、物、環境、管理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改變,正確對待“一打、二備、三看、四總結”良性循環安全管理模式:“一打”是針對危險源及時行動采取有效地事前措施防護;“二備”是安全防護物質包括安全費用要備齊滿足需要,預案在先;“三看”是每日都要在現場巡查細看,重點部位跟蹤查看,發現隱患及時督促整改完善,發現“三違”行為立即制止,及時糾正;“四總結”是在一周一次的項目例會上總結前期安全生產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及協調下期安全工作安排。對于違章違紀行為要依據《安全管理協議》和《安全總交底》條文內容,該處罰的一定要進行處罰,對事不對人決不能手軟,玩忽職守者要重罰,累教不改者必須清理出場。良性循環就是在總結的基礎上“一看、二備、三打”,一環扣一環促使全員自覺地配合關注安全、參與安全、遵章守紀的常態心理。同時利用現場宣傳欄加大安全宣傳投入,以最新安全動態信息,從法律法規的公布到各地生產安全事故案例教訓和配圖及時宣傳,提示大家從中吸取教訓,從心理上、行動中主動接受安全管理工作。
進入工程項目的各勞務班組及從業人員,在簽訂《勞務合同》的同時,必須簽訂《安全管理協議》和《安全總交底》,與《勞務合同》起同等制約利益關系。進入施工現場分部分項從業人員必須接受班前專項《安全技術交底》,辦理簽字認可手續,讓從業人員明確并重視自己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面對現實結合工程施工狀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大家齊心協力、目標一致,按規范要求動真格地、盡職盡責地認真完成各項日常該做的工作,排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的桎梏,就會獲得良性而純潔的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