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綠色施工要點
綠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組織管理、規劃管理、實施管理、評價管理和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五個方面。
1、組織管理
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目標。
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
2、規劃管理
編制綠色施工方案,并按有關規定進行審批。
綠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內容:
(1)環境保護措施,制定環境管理計劃及應急救援預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環境負荷。
(2)節材措施,在保證工程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制定節材措施。如進行施工方案的節材優化,建筑垃圾減量化,盡量利用可循環材料等。
(3)節水措施,根據工程所在地的水資源狀況,制定節水措施。
(4)節能措施,進行施工節能策劃,確定目標,制定節能措施。
(5)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制定臨時用地指標、施工總平面布置規劃及臨時用地節地措施等。
3、實施管理
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加強對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
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綠色施工作相應的宣傳,通過宣傳營造綠色施工的氛圍。
定期對職工進行綠色施工知識培訓,增強職工綠色施工意識。
4、評價管理
結合工程特點,對綠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進行自評估。
5、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
制訂施工防塵、防毒、防輻射等職業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員的長期職業健康。
施工現場建立衛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現時提供及時救助。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改善施工人員的生活條件。提供衛生、健康的工作與施工環境,
二、環境保護技術要點
(一)揚塵控制
1、運送回填土方、垃圾、設備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損場外道路。運輸容易散落、飛揚、流漏的物料的車輛,必須采取措施封閉嚴密,保證車輛清潔。
2、基礎、結構、屋面和外檐裝修施工階段,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0.5m。對易產生揚塵的堆放材料應采取覆蓋措施;對粉末狀材料應封閉存放;場區內可能引起揚塵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運應有降塵措施。
3、施工現場非作業區達到目測無揚塵的要求。對現場易飛揚物質采取有效措施,如灑水、地面硬化、圍檔、密網覆蓋、封閉等,防止揚塵產生。
(二)噪音控制
1、現場噪音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的規定。
2、在施工場界對噪音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監測方法執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524-90)。
3、使用低噪音、低振動的機具,采取隔音與隔振措施,避免或減少施工噪音和振動。
(三)光污染控制
1、盡量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光污染。夜間室外照明燈加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圍。
2、電焊作業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
(四)水污染控制
1、施工現場污水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要求。
2、污水排放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廢水水質檢測,提供相應的污水檢測報告。
3、對于化學品等有毒材料的儲存地,應有嚴格的隔水層設計,做好滲漏液收集和處理。
(五)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減量化計劃。
2、加強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爭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達到30%。
3、施工現場設置封閉式垃圾容器,施工場地垃圾實行袋裝化,及時清運。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并收集到現場封閉式垃圾站,集中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