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有三大要素組成:即人、設備、管理,而人是第一位。不安全因素一般分為: 人的心理因素、人的行為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和設備因素等。運行人員的自我安全意識、勞動態度、行為規范和管理機制都是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因素。下面就不安全心理因素、行為因素作一分析:
一、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表現:
1、麻痹心態: 主要表現為缺乏良好的工作激情和主人翁責任感,自我安全意識差,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或僅憑借“老經驗”辦事,這是一種最易引發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
2、應付心態: 主要表現為不安心本職工作,責任心不強,敷衍了事,工作疏忽。
3、僥幸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不認真,缺乏敬業愛崗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對所從事的工作不能夠正確認識,缺乏豐富的應變能力。
4、盲目心態: 主要表現為技術不精,業務不熟或經驗不足,主觀臆斷,盲目判斷或操作,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
5、逞強心態: 主要表現為爭強好勝,盲目自信,有章不循,自以為是,冒險作業。
6、厭煩心態: 主要表現為由于工作崗位單一,環境單調枯燥,以及長時間工作等,產生心理疲勞,精神不振,精力分散,心情郁悶、煩躁,情緒低落。
7、畏難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縮手縮腳,顧慮重重,缺乏自信心,遇到一點干擾或特殊情況便驚慌不定,茫然無措,無所適從。
8、惰性心態: 主要表現為懶惰,依賴性強。檢修施工怕苦怕累,偷工減料,質量低劣,運行巡視檢查不到位,不及時,發現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小問題釀成大事故。
9、浮燥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理或心理以及外界因素干擾而引起心情不穩,行為慌亂不定,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躁中生亂。
10、抵觸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活、工作中不如意或對一些現象心存反感,從而,心理失衡,失去工作熱情,付之于消極對立情緒,人為破壞或應付工作。
11、冒失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冒冒失失,熱情有余而穩重不足,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這多存在于一些剛進廠的青工中。
12、錯覺心態: 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表現。主要表現為“下意識”,即在無主觀意識的情況下操作或誤入禁區。
二、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形成原因 ,引起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淺”: 群體安全意識較差.一些職工(特別是青工)安全意識淡漠,對安全的認識膚淺,自身缺乏重視,對血的教訓也是置若罔聞,總以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離自己很遠,依然我行我素,并且認為“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從而滋生麻痹、僥幸的不安全心理。
2、“浮”: 形而上學. 首先,把安全學習、教育、培訓、檢查、考核等活動僅是說在會上,寫在紙上,僅僅是走過場,并且出現“廠里喊,分場抓,班組里靜悄悄”的局面。安全活動一級比一級減弱,不能發揮其真正作用。其次,一些領導和安監部門僅依靠人的感觀去抓安全。
3、“靠”: 工作缺乏主動性。一些部門或組織對安全工作自查、自究、自檢的力度不夠,把安全工作僅局限于安監部門,沒有落實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些分場、班組及個人缺乏三自(自查、自發現、自督促)主動性,僅依靠別人或安監部門的檢查督促,使安全工作趨于被動,無形中,便滋生出一種依賴,應的不安全心理。
4、“松”: 安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從發生事故來看,90%是由于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
造成的。在管理中缺乏“嚴”字當頭的意識,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考核的力度不夠。一些職工干起活來有章不循圖省事,出了事故強詞奪理推卸責任,受了處罰還不找原因怨別人。自己放縱自己。這也是產生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一個重要原因。
5、“短”: 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短期行為。一些領導對安全工作缺乏一個長期規劃和系統領導,沒能擺正安全和其它工作的關系。他們認為“完成任務是硬指標,安全是經常性工作衣時間就抓,任務緊時放一放也沒事”管理上不是狠抓安全基礎工作,不是狠抓責任制落實,存在著片面追求安全長周期記錄的思想,存在著以罰代管和只注重眼前利益的錯誤做法。安全工作訴短期行為是引發不安全現象的一個客觀管理因素。
三、消除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的對策
1、 加強安全思想意識教育,創造良好的安全思想氛圍
安全思想意識淡漠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深入職工腦海,在潛意識中發揮作用,這就需要以教育為出發點加強有效的職工安全思想意識的培養工作。把職工思想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心理消滅在萌芽狀態,使職工形成一個較為穩固的安全思想意識。安全意識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 形象化安全教育
主要是采用開安全現場會安全報告會或采用電視錄像片\安全漫畫\圖片數字等形式使職工直接面對血的教訓,進行形象而直觀的教育.
3、強制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開展安全學習班、安全活動日、安全規程考試、安全上崗考試等形式把安全同考試、考核嚴格掛鉤,增強職工安全學習的自覺性,增強其安全習慣的養成和安全行為規范的養成。
4、激勵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設立安全獎勵基金,采用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經驗交流,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有獎問答等形式,來激發職工對安全的參與熱情和學安全、用安全、保安全的積極性。
5、典型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指樹立典型人物(如安全標兵),抓住典型事例(如安全長周期記錄,典型的安全事故處理等)進行典型分析.通過大力宣傳學習,從典型事例中啟發引導職工樹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你我他”的思想意識.
6、潛意識安全教育
主要是在一些工作現場和醒目的過道等地方,掛制安全標語或標示牌,或者利用廣播、報紙、電視、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定期宣傳,使職工在無意識中接受安全信息,使其逐漸形成一種較為穩固的安全內在心理傾向。即,安全的潛化教育。
7、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如果職工能以廠為家,立足本職,熱愛自己的崗位,充滿敬業愛崗的精神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恪盡職守,盡職盡責,那么,不安全因素將沒有發展的空間。只有提高人的自覺性才會有積極主動的行為。所以,在教育問題上,我們除了要抓安全意識的教育,更主要的確良是抓好職工的職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深入、細致、扎實地抓好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職工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增強其敬業愛崗精神,愛廠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運用物質利益導向的驅動功能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導功能,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從而,從“本質”上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8、強化班組管理,筑起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
班組是安全生產最直接的“參與者”。應該“從宏觀上控制重大事故著眼,從微觀上狠抓班組管理入手”成為各級領導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班組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的牢固性。班組安全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9、選好“領頭雁”。
班長是一個班的領導核心,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其工作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組安全工作的開展。作為一名合格的班長應具備業務精,懂管理,群眾基礎好,對企業和工作工人有高度責任感等基本素質,這樣才能使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很好地開展。
10、班組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注重情感反應。班組最直接面對的是每一個工人。職工的情緒有積極與消極,正常與不正常之分。每個人的反應是不同的愉快而平穩的情緒能使大腦處于最佳狀態,大大提高人的工作與學習的效率和耐久力,而消極不健康的情緒反應會使人沒精打采,萎靡不振,大大降低工作學習的效率,而這種人又要是最易引發事故的根源。所以,作為班長要及時掌握班員的情緒變化,針對不同的心理情感反應,運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導之以行,及時消除職工的不良情緒,杜絕不安全因素的發生。運行人員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成因及對策
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有三大要素組成:即人、設備、管理,而人是第一位。不安全因素一般分為: 人的心理因素、人的行為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和設備因素等。運行人員的自我安全意識、勞動態度、行為規范和管理機制都是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因素。下面就不安全心理因素、行為因素作一分析:
一、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表現:
1、麻痹心態: 主要表現為缺乏良好的工作激情和主人翁責任感,自我安全意識差,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或僅憑借“老經驗”辦事,這是一種最易引發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
2、應付心態: 主要表現為不安心本職工作,責任心不強,敷衍了事,工作疏忽。
3、僥幸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不認真,缺乏敬業愛崗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對所從事的工作不能夠正確認識,缺乏豐富的應變能力。
4、盲目心態: 主要表現為技術不精,業務不熟或經驗不足,主觀臆斷,盲目判斷或操作,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
5、逞強心態: 主要表現為爭強好勝,盲目自信,有章不循,自以為是,冒險作業。
6、厭煩心態: 主要表現為由于工作崗位單一,環境單調枯燥,以及長時間工作等,產生心理疲勞,精神不振,精力分散,心情郁悶、煩躁,情緒低落。
7、畏難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縮手縮腳,顧慮重重,缺乏自信心,遇到一點干擾或特殊情況便驚慌不定,茫然無措,無所適從。
8、惰性心態: 主要表現為懶惰,依賴性強。檢修施工怕苦怕累,偷工減料,質量低劣,運行巡視檢查不到位,不及時,發現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小問題釀成大事故。
9、浮燥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理或心理以及外界因素干擾而引起心情不穩,行為慌亂不定,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躁中生亂。
10、抵觸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活、工作中不如意或對一些現象心存反感,從而,心理失衡,失去工作熱情,付之于消極對立情緒,人為破壞或應付工作。
11、冒失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冒冒失失,熱情有余而穩重不足,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這多存在于一些剛進廠的青工中。
12、錯覺心態: 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表現。主要表現為“下意識”,即在無主觀意識的情況下操作或誤入禁區。
二、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形成原因 ,引起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淺”: 群體安全意識較差.一些職工(特別是青工)安全意識淡漠,對安全的認識膚淺,自身缺乏重視,對血的教訓也是置若罔聞,總以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離自己很遠,依然我行我素,并且認為“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從而滋生麻痹、僥幸的不安全心理。
2、“浮”: 形而上學. 首先,把安全學習、教育、培訓、檢查、考核等活動僅是說在會上,寫在紙上,僅僅是走過場,并且出現“廠里喊,分場抓,班組里靜悄悄”的局面。安全活動一級比一級減弱,不能發揮其真正作用。其次,一些領導和安監部門僅依靠人的感觀去抓安全。
3、“靠”: 工作缺乏主動性。一些部門或組織對安全工作自查、自究、自檢的力度不夠,把安全工作僅局限于安監部門,沒有落實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些分場、班組及個人缺乏三自(自查、自發現、自督促)主動性,僅依靠別人或安監部門的檢查督促,使安全工作趨于被動,無形中,便滋生出一種依賴,應的不安全心理。
4、“松”: 安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從發生事故來看,90%是由于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
造成的。在管理中缺乏“嚴”字當頭的意識,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考核的力度不夠。一些職工干起活來有章不循圖省事,出了事故強詞奪理推卸責任,受了處罰還不找原因怨別人。自己放縱自己。這也是產生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一個重要原因。
5、“短”: 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短期行為。一些領導對安全工作缺乏一個長期規劃和系統領導,沒能擺正安全和其它工作的關系。他們認為“完成任務是硬指標,安全是經常性工作衣時間就抓,任務緊時放一放也沒事”管理上不是狠抓安全基礎工作,不是狠抓責任制落實,存在著片面追求安全長周期記錄的思想,存在著以罰代管和只注重眼前利益的錯誤做法。安全工作訴短期行為是引發不安全現象的一個客觀管理因素。
三、消除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的對策
1、 加強安全思想意識教育,創造良好的安全思想氛圍
安全思想意識淡漠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深入職工腦海,在潛意識中發揮作用,這就需要以教育為出發點加強有效的職工安全思想意識的培養工作。把職工思想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心理消滅在萌芽狀態,使職工形成一個較為穩固的安全思想意識。安全意識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 形象化安全教育
主要是采用開安全現場會安全報告會或采用電視錄像片\安全漫畫\圖片數字等形式使職工直接面對血的教訓,進行形象而直觀的教育.
3、強制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開展安全學習班、安全活動日、安全規程考試、安全上崗考試等形式把安全同考試、考核嚴格掛鉤,增強職工安全學習的自覺性,增強其安全習慣的養成和安全行為規范的養成。
4、激勵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設立安全獎勵基金,采用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經驗交流,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有獎問答等形式,來激發職工對安全的參與熱情和學安全、用安全、保安全的積極性。
5、典型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指樹立典型人物(如安全標兵),抓住典型事例(如安全長周期記錄,典型的安全事故處理等)進行典型分析.通過大力宣傳學習,從典型事例中啟發引導職工樹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你我他”的思想意識.
6、潛意識安全教育
主要是在一些工作現場和醒目的過道等地方,掛制安全標語或標示牌,或者利用廣播、報紙、電視、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定期宣傳,使職工在無意識中接受安全信息,使其逐漸形成一種較為穩固的安全內在心理傾向。即,安全的潛化教育。
7、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如果職工能以廠為家,立足本職,熱愛自己的崗位,充滿敬業愛崗的精神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恪盡職守,盡職盡責,那么,不安全因素將沒有發展的空間。只有提高人的自覺性才會有積極主動的行為。所以,在教育問題上,我們除了要抓安全意識的教育,更主要的確良是抓好職工的職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深入、細致、扎實地抓好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職工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增強其敬業愛崗精神,愛廠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運用物質利益導向的驅動功能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導功能,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從而,從“本質”上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8、強化班組管理,筑起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
班組是安全生產最直接的“參與者”。應該“從宏觀上控制重大事故著眼,從微觀上狠抓班組管理入手”成為各級領導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班組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的牢固性。班組安全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9、選好“領頭雁”。
班長是一個班的領導核心,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其工作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組安全工作的開展。作為一名合格的班長應具備業務精,懂管理,群眾基礎好,對企業和工作工人有高度責任感等基本素質,這樣才能使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很好地開展。
10、班組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注重情感反應。班組最直接面對的是每一個工人。職工的情緒有積極與消極,正常與不正常之分。每個人的反應是不同的愉快而平穩的情緒能使大腦處于最佳狀態,大大提高人的工作與學習的效率和耐久力,而消極不健康的情緒反應會使人沒精打采,萎靡不振,大大降低工作學習的效率,而這種人又要是最易引發事故的根源。所以,作為班長要及時掌握班員的情緒變化,針對不同的心理情感反應,運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導之以行,及時消除職工的不良情緒,杜絕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一、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表現:
1、麻痹心態: 主要表現為缺乏良好的工作激情和主人翁責任感,自我安全意識差,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或僅憑借“老經驗”辦事,這是一種最易引發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
2、應付心態: 主要表現為不安心本職工作,責任心不強,敷衍了事,工作疏忽。
3、僥幸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不認真,缺乏敬業愛崗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對所從事的工作不能夠正確認識,缺乏豐富的應變能力。
4、盲目心態: 主要表現為技術不精,業務不熟或經驗不足,主觀臆斷,盲目判斷或操作,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
5、逞強心態: 主要表現為爭強好勝,盲目自信,有章不循,自以為是,冒險作業。
6、厭煩心態: 主要表現為由于工作崗位單一,環境單調枯燥,以及長時間工作等,產生心理疲勞,精神不振,精力分散,心情郁悶、煩躁,情緒低落。
7、畏難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縮手縮腳,顧慮重重,缺乏自信心,遇到一點干擾或特殊情況便驚慌不定,茫然無措,無所適從。
8、惰性心態: 主要表現為懶惰,依賴性強。檢修施工怕苦怕累,偷工減料,質量低劣,運行巡視檢查不到位,不及時,發現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小問題釀成大事故。
9、浮燥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理或心理以及外界因素干擾而引起心情不穩,行為慌亂不定,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躁中生亂。
10、抵觸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活、工作中不如意或對一些現象心存反感,從而,心理失衡,失去工作熱情,付之于消極對立情緒,人為破壞或應付工作。
11、冒失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冒冒失失,熱情有余而穩重不足,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這多存在于一些剛進廠的青工中。
12、錯覺心態: 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表現。主要表現為“下意識”,即在無主觀意識的情況下操作或誤入禁區。
二、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形成原因 ,引起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淺”: 群體安全意識較差.一些職工(特別是青工)安全意識淡漠,對安全的認識膚淺,自身缺乏重視,對血的教訓也是置若罔聞,總以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離自己很遠,依然我行我素,并且認為“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從而滋生麻痹、僥幸的不安全心理。
2、“浮”: 形而上學. 首先,把安全學習、教育、培訓、檢查、考核等活動僅是說在會上,寫在紙上,僅僅是走過場,并且出現“廠里喊,分場抓,班組里靜悄悄”的局面。安全活動一級比一級減弱,不能發揮其真正作用。其次,一些領導和安監部門僅依靠人的感觀去抓安全。
3、“靠”: 工作缺乏主動性。一些部門或組織對安全工作自查、自究、自檢的力度不夠,把安全工作僅局限于安監部門,沒有落實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些分場、班組及個人缺乏三自(自查、自發現、自督促)主動性,僅依靠別人或安監部門的檢查督促,使安全工作趨于被動,無形中,便滋生出一種依賴,應的不安全心理。
4、“松”: 安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從發生事故來看,90%是由于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
造成的。在管理中缺乏“嚴”字當頭的意識,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考核的力度不夠。一些職工干起活來有章不循圖省事,出了事故強詞奪理推卸責任,受了處罰還不找原因怨別人。自己放縱自己。這也是產生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一個重要原因。
5、“短”: 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短期行為。一些領導對安全工作缺乏一個長期規劃和系統領導,沒能擺正安全和其它工作的關系。他們認為“完成任務是硬指標,安全是經常性工作衣時間就抓,任務緊時放一放也沒事”管理上不是狠抓安全基礎工作,不是狠抓責任制落實,存在著片面追求安全長周期記錄的思想,存在著以罰代管和只注重眼前利益的錯誤做法。安全工作訴短期行為是引發不安全現象的一個客觀管理因素。
三、消除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的對策
1、 加強安全思想意識教育,創造良好的安全思想氛圍
安全思想意識淡漠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深入職工腦海,在潛意識中發揮作用,這就需要以教育為出發點加強有效的職工安全思想意識的培養工作。把職工思想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心理消滅在萌芽狀態,使職工形成一個較為穩固的安全思想意識。安全意識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 形象化安全教育
主要是采用開安全現場會安全報告會或采用電視錄像片\安全漫畫\圖片數字等形式使職工直接面對血的教訓,進行形象而直觀的教育.
3、強制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開展安全學習班、安全活動日、安全規程考試、安全上崗考試等形式把安全同考試、考核嚴格掛鉤,增強職工安全學習的自覺性,增強其安全習慣的養成和安全行為規范的養成。
4、激勵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設立安全獎勵基金,采用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經驗交流,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有獎問答等形式,來激發職工對安全的參與熱情和學安全、用安全、保安全的積極性。
5、典型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指樹立典型人物(如安全標兵),抓住典型事例(如安全長周期記錄,典型的安全事故處理等)進行典型分析.通過大力宣傳學習,從典型事例中啟發引導職工樹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你我他”的思想意識.
6、潛意識安全教育
主要是在一些工作現場和醒目的過道等地方,掛制安全標語或標示牌,或者利用廣播、報紙、電視、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定期宣傳,使職工在無意識中接受安全信息,使其逐漸形成一種較為穩固的安全內在心理傾向。即,安全的潛化教育。
7、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如果職工能以廠為家,立足本職,熱愛自己的崗位,充滿敬業愛崗的精神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恪盡職守,盡職盡責,那么,不安全因素將沒有發展的空間。只有提高人的自覺性才會有積極主動的行為。所以,在教育問題上,我們除了要抓安全意識的教育,更主要的確良是抓好職工的職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深入、細致、扎實地抓好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職工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增強其敬業愛崗精神,愛廠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運用物質利益導向的驅動功能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導功能,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從而,從“本質”上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8、強化班組管理,筑起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
班組是安全生產最直接的“參與者”。應該“從宏觀上控制重大事故著眼,從微觀上狠抓班組管理入手”成為各級領導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班組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的牢固性。班組安全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9、選好“領頭雁”。
班長是一個班的領導核心,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其工作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組安全工作的開展。作為一名合格的班長應具備業務精,懂管理,群眾基礎好,對企業和工作工人有高度責任感等基本素質,這樣才能使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很好地開展。
10、班組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注重情感反應。班組最直接面對的是每一個工人。職工的情緒有積極與消極,正常與不正常之分。每個人的反應是不同的愉快而平穩的情緒能使大腦處于最佳狀態,大大提高人的工作與學習的效率和耐久力,而消極不健康的情緒反應會使人沒精打采,萎靡不振,大大降低工作學習的效率,而這種人又要是最易引發事故的根源。所以,作為班長要及時掌握班員的情緒變化,針對不同的心理情感反應,運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導之以行,及時消除職工的不良情緒,杜絕不安全因素的發生。運行人員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成因及對策
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有三大要素組成:即人、設備、管理,而人是第一位。不安全因素一般分為: 人的心理因素、人的行為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和設備因素等。運行人員的自我安全意識、勞動態度、行為規范和管理機制都是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因素。下面就不安全心理因素、行為因素作一分析:
一、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表現:
1、麻痹心態: 主要表現為缺乏良好的工作激情和主人翁責任感,自我安全意識差,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或僅憑借“老經驗”辦事,這是一種最易引發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
2、應付心態: 主要表現為不安心本職工作,責任心不強,敷衍了事,工作疏忽。
3、僥幸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不認真,缺乏敬業愛崗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對所從事的工作不能夠正確認識,缺乏豐富的應變能力。
4、盲目心態: 主要表現為技術不精,業務不熟或經驗不足,主觀臆斷,盲目判斷或操作,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定。
5、逞強心態: 主要表現為爭強好勝,盲目自信,有章不循,自以為是,冒險作業。
6、厭煩心態: 主要表現為由于工作崗位單一,環境單調枯燥,以及長時間工作等,產生心理疲勞,精神不振,精力分散,心情郁悶、煩躁,情緒低落。
7、畏難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縮手縮腳,顧慮重重,缺乏自信心,遇到一點干擾或特殊情況便驚慌不定,茫然無措,無所適從。
8、惰性心態: 主要表現為懶惰,依賴性強。檢修施工怕苦怕累,偷工減料,質量低劣,運行巡視檢查不到位,不及時,發現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小問題釀成大事故。
9、浮燥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理或心理以及外界因素干擾而引起心情不穩,行為慌亂不定,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躁中生亂。
10、抵觸心態: 主要是由于生活、工作中不如意或對一些現象心存反感,從而,心理失衡,失去工作熱情,付之于消極對立情緒,人為破壞或應付工作。
11、冒失心態: 主要表現為工作冒冒失失,熱情有余而穩重不足,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這多存在于一些剛進廠的青工中。
12、錯覺心態: 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表現。主要表現為“下意識”,即在無主觀意識的情況下操作或誤入禁區。
二、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形成原因 ,引起不安全心理因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淺”: 群體安全意識較差.一些職工(特別是青工)安全意識淡漠,對安全的認識膚淺,自身缺乏重視,對血的教訓也是置若罔聞,總以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離自己很遠,依然我行我素,并且認為“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從而滋生麻痹、僥幸的不安全心理。
2、“浮”: 形而上學. 首先,把安全學習、教育、培訓、檢查、考核等活動僅是說在會上,寫在紙上,僅僅是走過場,并且出現“廠里喊,分場抓,班組里靜悄悄”的局面。安全活動一級比一級減弱,不能發揮其真正作用。其次,一些領導和安監部門僅依靠人的感觀去抓安全。
3、“靠”: 工作缺乏主動性。一些部門或組織對安全工作自查、自究、自檢的力度不夠,把安全工作僅局限于安監部門,沒有落實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一些分場、班組及個人缺乏三自(自查、自發現、自督促)主動性,僅依靠別人或安監部門的檢查督促,使安全工作趨于被動,無形中,便滋生出一種依賴,應的不安全心理。
4、“松”: 安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從發生事故來看,90%是由于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
造成的。在管理中缺乏“嚴”字當頭的意識,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考核的力度不夠。一些職工干起活來有章不循圖省事,出了事故強詞奪理推卸責任,受了處罰還不找原因怨別人。自己放縱自己。這也是產生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一個重要原因。
5、“短”: 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短期行為。一些領導對安全工作缺乏一個長期規劃和系統領導,沒能擺正安全和其它工作的關系。他們認為“完成任務是硬指標,安全是經常性工作衣時間就抓,任務緊時放一放也沒事”管理上不是狠抓安全基礎工作,不是狠抓責任制落實,存在著片面追求安全長周期記錄的思想,存在著以罰代管和只注重眼前利益的錯誤做法。安全工作訴短期行為是引發不安全現象的一個客觀管理因素。
三、消除不安全心理行為因素的對策
1、 加強安全思想意識教育,創造良好的安全思想氛圍
安全思想意識淡漠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深入職工腦海,在潛意識中發揮作用,這就需要以教育為出發點加強有效的職工安全思想意識的培養工作。把職工思想中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心理消滅在萌芽狀態,使職工形成一個較為穩固的安全思想意識。安全意識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 形象化安全教育
主要是采用開安全現場會安全報告會或采用電視錄像片\安全漫畫\圖片數字等形式使職工直接面對血的教訓,進行形象而直觀的教育.
3、強制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開展安全學習班、安全活動日、安全規程考試、安全上崗考試等形式把安全同考試、考核嚴格掛鉤,增強職工安全學習的自覺性,增強其安全習慣的養成和安全行為規范的養成。
4、激勵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以設立安全獎勵基金,采用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經驗交流,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有獎問答等形式,來激發職工對安全的參與熱情和學安全、用安全、保安全的積極性。
5、典型性安全教育
主要是指樹立典型人物(如安全標兵),抓住典型事例(如安全長周期記錄,典型的安全事故處理等)進行典型分析.通過大力宣傳學習,從典型事例中啟發引導職工樹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你我他”的思想意識.
6、潛意識安全教育
主要是在一些工作現場和醒目的過道等地方,掛制安全標語或標示牌,或者利用廣播、報紙、電視、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定期宣傳,使職工在無意識中接受安全信息,使其逐漸形成一種較為穩固的安全內在心理傾向。即,安全的潛化教育。
7、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如果職工能以廠為家,立足本職,熱愛自己的崗位,充滿敬業愛崗的精神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恪盡職守,盡職盡責,那么,不安全因素將沒有發展的空間。只有提高人的自覺性才會有積極主動的行為。所以,在教育問題上,我們除了要抓安全意識的教育,更主要的確良是抓好職工的職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深入、細致、扎實地抓好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職工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增強其敬業愛崗精神,愛廠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運用物質利益導向的驅動功能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導功能,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從而,從“本質”上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奠定安全生產的堅實基礎。
8、強化班組管理,筑起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
班組是安全生產最直接的“參與者”。應該“從宏觀上控制重大事故著眼,從微觀上狠抓班組管理入手”成為各級領導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班組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的牢固性。班組安全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9、選好“領頭雁”。
班長是一個班的領導核心,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其工作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班組安全工作的開展。作為一名合格的班長應具備業務精,懂管理,群眾基礎好,對企業和工作工人有高度責任感等基本素質,這樣才能使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很好地開展。
10、班組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注重情感反應。班組最直接面對的是每一個工人。職工的情緒有積極與消極,正常與不正常之分。每個人的反應是不同的愉快而平穩的情緒能使大腦處于最佳狀態,大大提高人的工作與學習的效率和耐久力,而消極不健康的情緒反應會使人沒精打采,萎靡不振,大大降低工作學習的效率,而這種人又要是最易引發事故的根源。所以,作為班長要及時掌握班員的情緒變化,針對不同的心理情感反應,運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導之以行,及時消除職工的不良情緒,杜絕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