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安全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輕視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現安全事故后,領導干部必須處理,然后加強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補牢”的感覺,這樣就容易埋下隱患,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引起員工的注意,但事情過去后,依然故我,領導也不強調安全問題,生產的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沒有人抓,所以產生下一次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不能調動每個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傳統的電力生產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各種安全規章制度,領導講一講,然后掛在墻上,宣傳教育不到位。以往對安全生產管理的宣傳教育沒有高度重視,領導干部只是注重抓經濟效益,對安全生產工作認識不夠,觀念上就沒有加以重視。因而,基本上沒有作宣傳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膚淺地談談,走過場,普通員工也只是聽聽而己,根本沒有深入人心,也沒有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造成員工意識當中根本沒有安全的概念。安全問題根本沒有深入人心,廣大員工認為,生產安全管理工作是領導的份內之事,與自己關系不大。所以,從思想意識上人們就沒把生產安全問題放在心上,更談不上積極主動地配合領導,形成領導干部孤立地實行生產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三)管理方式簡單化、形式化,缺乏保障作用。傳統的安全管理方式沒有科學性,過于簡單、形式化,操作起來很難見到實效。其實,安全管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學,與生產實踐一樣是有緊密、嚴格、規范的操作程序的。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單個的制度,沒有系統科學的標準,所以難以落實,很難起到相應的作用。
二、在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工作中應用科學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是一門科學,生產安全的科學管理,需要安全理論作為基礎,為實現電力生產的安全,必須研究電力生產安全的科學管理理論,運用科學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傳統管理,與現代化科學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顯不足。傳統的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著眼點主要放在系統運行階段,一旦事故發生了,首先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然后根據調查結果修正系統,這種模式稱為“事后處理”模式。由于這種模式存在許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斷發生,而科學化的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著眼點是預防為主對危險進行識別、分析和控制,變“事后處理”為“事前控制”,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防患與未然。因此,從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現代科學化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取代傳統管理已是勢在必行,現代社會要求必須從傳統的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向科學化管理轉變。
三、電力安全生產應采用的科學管理方式
(一) 樹立大安全觀念。堅持做到統一歸口管理,統一標準要求,堅持實事求是,進行現代化分類統計考核。
(二) 樹立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的觀念。從逐級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抓起,從省、市、縣三個層面劃清管理界面,明確責任主體。要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的要求,按分級控制的原則,層層細化分解,將安全生產責任制真正落實到人頭,切實做到一級對一級負責,強化各級責任,充分調動各級干部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就是要體現在對安全工作的關心和重視上,體現在對安全工作的組織和協調上,體現在對安全工作的投入上,體現在完成安全目標的工作上。
(三) 樹立“重在預防”的觀念。堅持注重從源頭抓起,加強技術監督工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技術監督體系和機制,充分發揮技術監督在電力生產事故預防方面的超前作用。以預防人身事故為重點,全面推行危險源點預控工作。要積極推行現場作業程序標準現代化,結合生產現場安全工作實際,建立一整套符合安全規程規定要求的規范化生產程序。
(四) 樹立管理從嚴的觀念。以往許多事故的教訓來看,絕大多數事故是因為管理松懈造成的,所以安全生產的關鍵還在于管理,而電力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內容是責任制的落實。要組織制訂好本單位、本部門確保完成安全目標和任務的相應措施,做到一級保一級,上級對下級負責,使安全責任的落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 要繼續開展好安全督察活動,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強化施工現場、操作現場的安全管理。要進一步加大現場督察的查糾力度和處罰力度,決不讓違章行為滋生漫延。所謂“從嚴”,就是說內部從嚴、教育從嚴、吸取教訓從嚴、舉一反三,落實整改從嚴。安全生產得之于嚴、失之于寬。因此,安全生產必須要堅持從嚴管理、從嚴要求,從嚴考核。
(五) 樹立“科技興安”的觀念。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系統復雜程度越來越高,生產過程中的變數越來越多,完全簡單的靠人的責任感來保證系統生產的安全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堅持技術、裝備和培訓并重,在建設“堅固的網架、可靠的設備、完善的保護、一流的隊伍”四個方面狠下功夫,真正把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建立在依靠科技進步、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工作流程、作業流程和操作流程的優化,努力降低人為失誤的幾率,依靠現代化的科技進步,實現電力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不斷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標準、規范和制度體系
隨著電力改革的不斷深化、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技術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應用,現行有些標準、規范和制度有的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和新的體制,需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聽取各方面意見,不斷總結已經取得的安全生產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流程,理順關系,積極引用國際標準,抓緊修改并完善有關標準,盡快適應電力生產快速發展的要求,做到“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的原則。
2.全面推行安全生產動態管理,構建完善、科學、規范的安全生產管理平臺。
對安全生產存在的薄弱環節,要有針對性的整改。注意汲取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真正使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實現安全生產的可控、在控。
3.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機制
認真學習、消化、吸收“國際比較”成果,在安全生產管理上積極引入風險管理思想,進一步認識事故規律,在事故預防上下功夫,對事故隱患進行超前控制,從被動防范向源頭管理轉變,從事故的苗頭抓起。揭示出這些隱患的危險程度,起到預防事故發生的作用。
4.積極推行現場作業程序標準化
電力生產過程中屢禁不止的各類人為責任事故時有發生,雖然原因各異,但卻說明了一個共性問題,人總是會犯錯誤的,而且往往容易在簡單的地方犯低級的錯誤。香港中華電力公司在現場生產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實行現場作業程序標準化,建立一整套符合安全規程規定要求的規范化作業程序,規范人的行為,避免人為失誤,有效減少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因此,在安全生產中,一方面我們要積極采用防止人為失誤的技術措施;另一方面還要特別重視采取防止人為失誤的組織措施,規范工作流程、作業流程和操作流程,嚴格現場作業程序,防止出現人為犯錯誤的機會。
(六) 重視激勵作用
偉大的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追求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職工工作積極性的調動,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職工的內在需求,并予以滿足,從而刺激工作熱情、激發創造力。因此,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種激勵機制,成為安全管理文化現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目前,多數企業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負激勵即違章罰款,雖然有激勵效用,但不免單一,且容易使人感覺安全生產很“冷”。因此,企業要注意多運用正激勵,一方面可以在各層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基礎上,對完成情況好的集體和個人進行物質獎勵,數額必須大;另一方面,可以評選安全標兵,從管理層到基層都要有代表,滿足個人的榮譽感。
(七)把情感融入安全管理
在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精神力量起著極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滲透到行為中,影響著行為目標、行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業內部,每一名員工都擁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溝通和激發職工的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