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都必須要以成熟的市場為前提,而培育和完善市場,則需要有一定的規模作為助推劑。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行業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企業要想在關聯企業中占主導地位,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就要逐步走向規模化經營,通過規模化來凝聚人力,整合資源,建立務實、穩健的企業機制,提升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提高自身整體實力。
一、非煤礦山企業現狀
當前,大部分非煤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基礎薄弱,普遍呈現“小、散、多、差”的現狀。“小”是指礦山企業大部分為私人開發,礦山規模小,生產能力低,經濟效益有限;“散”是指礦山企業分布比較零散,缺乏統一的規劃,沒有形成規模開發;“多”是指礦山企業數量多,涉及的領域多,既有鉛鋅礦、鋁土礦、銻礦,又有重晶石、大理石、頁巖、玄武巖、建筑用砂等眾多不同的種類;“差”是礦山企業安全管理、專業技術管理、現場管理薄弱,安全保障能力不足。
二、非煤礦山企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非煤礦山企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為地方經濟做出貢獻的同時,又因部分問題,已經成了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中的不“和諧”因素。
(一)安全投入不足。非煤礦山很多都是從小規模的個體開采發展起來,數量多,規模小,產量低,提取的安全費用有限,部分礦主從投資風險角度考慮,為爭取在采礦權期限到期前盡可能多的采礦,采取只顧生產忽視安全投入的短期行為,安全投入不足,為安全生產埋下不少隱患。
(二)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安全管理水平低。礦山是個高危行業,地處偏僻,遠離城鎮,交通不便,生產生活條件惡劣,要吸納人才本來就難,而大部分礦山,職工待遇不高,管理落后,要吸納人才就難上加難。大部分礦山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有技能的老工人較少,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思想守舊,遇到問題難以看到本質,父子妻女、兄弟姐妹齊上陣的低水平家庭式經營管理模式已成為制約礦山安全生產發展的瓶頸。
(三)企業自身安全培訓教育力度不足,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通過加強監管,企業安全培訓工作得到加強,但效果并不理想,新職工上崗前和在職全員教育培訓未真正結合礦山實際情況,未對礦山現場及操作技能作出理性分析,造成安全和技術管理水平低,推廣先進管理經驗和新技術新設備能力不足,工人安全知識和技能低,安全意識薄弱。
(四)浪費礦產資源,破壞生態環境。部分礦山回采工藝落后,資源回采率不高,且往往追求短期效益,采富棄貧,造成資源浪費。一些礦山企業甚至缺乏社會責任意識,只注重經濟效益,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只開采,不治理,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容易引發地質災害,不僅會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由此引起的地貌變異和環境問題將影響到子孫后代。
三、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快速時期,對礦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非煤礦山以低水平的狀態生存,難以適應全國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發展方向,要改變現狀,規模化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規模化發展能促使企業加大投入,由傳統低水平家庭作坊式向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礦山開采是高危行業,安全生產面臨極大的壓力,傳統低投入、低水平管理的家庭作坊式已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非煤礦山要適應行業的發展,必須從傳統、封閉、落后的經營管理走出來,通過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設施,培養從業人員需要的安全管理知識,安全生產技能,從源頭上消除各類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隱患,提高企業礦山災害的綜合治理、提高企業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監控,從根本上改變礦山生產、生活環境,保護人員的安全健康,保障企業正常投入產出。
(二)規模化發展能促進企業使用新技術、新設備,提高企業生產的本質安全。推廣使用新技術、先進工藝和設備,是推動安全生產發展的原動力,是提高生產本質安全的重要途徑。非煤礦山企業要向高產能、高效率、低成本、低費用的規模化發展邁進,就必須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裝備,推廣使用中深孔爆破,機械鏟裝、液壓錘二次破碎,視頻監控系統,尾礦綜合再利用等科技含量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將能有效提高我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基礎,實現企業本質安全的良性循環。
(三)規模化發展能促進企業進行優化整合,衍生新的良性競爭力量,完善非煤礦山市場。實施規模化發展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經受風險沖擊的重要途徑。非煤礦山企業要實施規模化發展就需對現有規模小,生產能力低的企業進行優化整合,這就為一部分優勢企業成為龍頭、組建大企業集團提供了機遇。培育和組建的大企業集團將形成新的優勢,能有效提升資源的合理配置,使資源跨區流動、避免惡性競爭,降低企業成本、費用,實現收益水平的提高,還能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規模化發展是各行業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要準備,更是非煤礦山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全面推進規模化建設。才能推動非煤礦山行業健康發展,才能建設節約型、集約型、效益型企業,才能規范行業準入行為,才能合理規劃資源開發,才能整治生產經營秩序,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才能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能力和水平,實現企業生產能力和勞動效率大幅度提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總體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