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氣安全工作的探討:
1)當前燃氣安全中存在的令人深思的現象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燃氣行業特別是液化石油氣市場出現巨大變化,價格改革,經營形式,供應競爭等促進了燃氣事業的壯大,也帶來一些突出問題,并發生事故,給公共安全、生命財產、環境保護等帶來較大的影響和隱患。特別是燃氣企業“以包代管”、忽視技術、放松管理、輕視管理;上崗人員無證、資質不足、設備老化、維修保養粗放;追求經濟效益,安全投資減少;把安全狹義理解為企業內部事務,忽視用戶管理;以上級檢查來代替管理,突擊應付;視安全為一個獨立工作與技術、管理脫離;防而不預、舉一反三成了接二連三等等。這些現象集中反映出對安全工作的性質和特征模糊不清。
2)安全工作的性質
安全工作不是一個獨立工作。它是技術工作、管理科學和人員素質在實施安全預備方案的過程和結果。安全是企業所有管理和技術工作的綜合效果,是企業生存過程中的一種動態狀態。為安全抓安全是無的放矢,因為不存在一個獨立的安全工作。而是要確保企業管理規范、技術完好的狀態下得到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可見,安全是企業在嚴謹管理、技術完好的運作中,保持無事故運行的動態狀態。因此,安全管理的目標是保證保持企業無事故運行。要使這個目標得已實現。必須也只能是管理嚴謹、技術完好缺一不可。(技術設備完好還反映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來提高和完善技術設備上)而這兩條的落實在人員素質這個根本因素上。
對事故的狹義理解往往把整個安全工作偏重于“火災火險”,因而不能從管理體系和每條管理鏈中把握關鍵所在,難以達到舉一反三,只陷入事故或隱患的整改,缺少全面解決的措施和力度。退一步說,認定爆炸、火災才算是燃氣事故,也只能說這是燃氣企業內部事故的外部表象和失控惡化,其核心還是管理、技術、人員素質的事故和缺陷所致。對安全是企業的某種程度動態狀態的認識出發,事故應該是廣義,不僅僅是火災、爆炸,也包含人身事故、設備事故、質量事故、技術事故、工藝事故、信息事故等等。只有所有這些方方面面正常工作,才能說企業此時此刻保持了一種狀態,達到一個新的效果,也即是企業現時安全。可見,什么時候全部管理職能到位、技術措施能保證管理職能落實,什么時候企業安全,是動態的狀態。如果看成靜態,就會就事論事對待安全管理,不可能在生產經營活動的變化中,在環節發展中發現薄弱環節以及內部聯系,采取有效措施來杜絕事故苗頭。只能是忙亂于事后檢查、所謂“總結提高、進一步完善之中”。
下面這些現象也能說明上述問題:
(1)隱患的發現往往是所謂大檢查,而按照企業的制度,為什么本單位多次多方式檢查不能奏效。
(2)防而不預,所有方案都是對付火情。思想方法是一定會出事。而不是認識到“靠管理和技術的完善,事先把所有環節控制,因而決不會出事”。
(3)從事安全管理人員不懂燃氣技術和管理知識。滿足于應付檢查。
二、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
燃氣安全管理的指導方針:預防為主,安全第一。隱患大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就明確提出了預防不是針對出現火災。而是強化責任來保證無事故狀態的連續性。由此,企業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應這樣表述:以保證無事故的觀念來審查企業在管理活動、技術工作中存在和潛在的薄弱環節,并監督和落實改進,達到嚴謹管理,完善技術,實現企業安全的整體效果,保持無事故運行的動態狀態。這也是安全工作的定義。
燃氣安全管理是一個技術性、管理性非常強的綜合性工作,作為燃氣工作人員在進行各項生產經營服務活動時,還要清醒地記住“氣體的性質”這一技術工作中的指導思想。因為氣種不同,管理方法和采用的技術方式有很大的區別。比喻,在燃氣設施維修保養時,氣體不同其采用的放散方式就大相徑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