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近年來,隨著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迅猛發展,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儲存裝置的大型化,重大危險源不斷增多。由于種種原因,重特大化學品火災、爆炸、泄漏、中毒事故頻繁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給局部環境帶來嚴重污染。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發生各種化學事故400起以上,2000年發生化學事故416起,死亡1092人;2001年發生化學事故564起,死亡785人;2002年發生化學事故592起,死亡873人。在這種形式下國家明顯加強了危險化學品監管辦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成立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開展了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等工作。石油化工企業如何應對當前嚴峻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構建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已成為當務之急。
? 依法管理
?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法制建設工作,目前,已建立起以《安全生產法》為核心的危險化學品管理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先后批準頒布了《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170號公約)、《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建議書》(177號建議書)、《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使用有毒物質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中國禁止或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第一批)、《危險化學品名錄(2002年版)》、《劇毒化學品目錄(2002年版)》、《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儲存通則》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標準。另外,還有企業內部制定的管理制度,如《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等。
?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 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從原料到產品,絕大多數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而且多以氣、液兩相存在,在高溫、高壓、深冷、真空的條件下極易泄漏或揮發,甚至達到物質的自燃點,引起燃燒爆炸等事故。如2003年11月12日,滄州煉油廠二甲基亞砜裝置爆炸。另外,石油化工生產連續性強,部分化學品腐蝕性強、毒害性大。如廣泛存在于石油開采、煉油加工各環節的硫化氫,不僅對設備和管線腐蝕嚴重,還嚴重威脅著職工的安全健康。近年來部分石化企業加工高含硫原油,因硫化物腐蝕,導致了多起火災和中毒事故。因此,實施危險化學品危害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以及對危險性不清的化學品進行鑒別和分類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重要內容。
? 目前推廣的危險化學品專項評價就是針對危險化學品總體或局部的安全管理和運行現狀,依據國家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規,運用科學的評價與分析方法辨別企業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職業危害、有害因素,預測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認存在的事故隱患,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技術和管理對策。
? 實行安全信息周知制度
? 企業職工、社會公眾有權利得到他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接觸的化學品安全衛生的信息及其防護措施。即企業有義務為危險化學品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過程中提供安全衛生信息。
? 1. 1嚴格執行“一書一簽”制度
? 嚴格按照《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GB16483-2000)和《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定規定》(GB15258-1999),編制符合要求的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即“一書一簽”,并保持信息及時更新。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包含了16大項、72小項,是一份關于危險化學品燃爆、毒性和環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應急處置、主要理化參數、法律法規等方面信息的綜合性文件。化學品安全標簽是指危險化學品在市場上流通時由生產銷售單位提供的附在化學品包裝上的標簽,該標簽將工商標簽、安全標簽與運輸標志合為一體,是向作業工人傳遞安全信息的一種載體。它用簡單、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圖形表述有關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及其安全處置注意事項,以警示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操作和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