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氣站內的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由設備維修崗位人員負責,工作中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各崗位操作人員應對影響安全的設備、設施做好維護、操作和維修工作。
2、對于防爆裝置、電氣設備及靜電防護設施等要加強管理,做好日常保養和維護,定期檢查、維修,保證其在任何情況下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并做好相關檢查記錄。
3、設備設施檢修工作人員必須經安全教育和設備、設施操作規程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未取得安全作業證的員工不準獨立作業。
4、特殊工種如電工、焊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操作人員必須以嚴謹的態度維修、維護好相關設備設施,不得違章作業,對違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而造成事故的責任者,將給予嚴肅處理。
5、設備設施檢修工作人員應負責儲存設施以及安全裝置、防護裝置備品備件和易損壞的合理儲備,及時解決運行中出現的故障及防范措施方案,出現問題,應及時排除,嚴禁帶病運行。站安全員負責此項工作的檢查監督工作,并做好相關檢查記錄。
6、站安全員應每月至少一次對儲存設施以及安全裝置、防護裝置進行檢查,發現異常以及過期使用的,應立即通知有關人員檢修或送檢。以確保證安全運行,并做好相關檢查記錄。
7、維修工應明確分工,對分工負責下的設備設施,負有檢修、維護、保養等質量責任。
8、進行高空作業應佩戴安全帶、安全帽方可進行作業。進入地下廢油儲油井內和其它有限空間作業必須有專人監護,佩戴簡易防毒面具并將空氣呼吸連接軟管的進氣口部分拉至新鮮空氣處固定后進入現場進行操作作業,并應根據作業性質在工作現場配置相應的應急處置搶救后備措施。
9、維修人員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對分管范圍內的設備設施檢修時,不得擅自離開崗位,或將工作交與他人代管。
10、工作安全電壓,一般情況需24V,潮濕地點應用12V電壓。
11、不準在電氣設備、供電線路上帶電作業(無論高壓或低壓),停電后,應在電源開關外上鎖和拆下熔斷器,同時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禁止開啟”等警示牌,工作未結束或未得到許可,任何人不準隨意拿掉標示牌或送電。
12、電氣設備檢修前,應向有關人員清楚說明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嚴格執行有關電氣操作的安全規程。必須帶電作業時,要有嚴密的組織措施和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在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人員的監護下,由熟練的電工進行操作。 13、停電、放電、驗電和檢修作業,必須由負責人指派有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監護,否則不準進行作業。
14、在現場檢修時,不使用產生沖擊火花的工具,不使用非防爆型的儀表、燈具等,在作業時使用不產生碰撞火花的專用防靜電工具。
15、對于避雷裝置設施,除定期檢查外,還需要在每年雨季前作檢查,特殊情況時,應進行臨時性檢查。
16、不得使用易燃易爆液體擦洗設備,檢修時發現不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整改處置,作業現場發生傷亡或事故是應保護好現場、立即組織搶救傷員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報告。
17、設備設施檢修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檢查制度,每日實驗巡檢,且每周大檢查不少于一次。站長每月應組織進行至少兩次設備設施全面檢修活動,各班的日常現場安全檢查由當班班長實行班前、班中、班后檢查制度,做好每日自查工作。
18、設備設施檢修工作人員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對安全設施、設備必須合理使用,正確操作,精心維護,要堅持“維護為主,檢修為輔”的方針。
(2)對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等安全設施、設備使用后應進行維護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3)操作員對自己所使用安全設施、設備的機、泵、罐、管、閥、及其他設備必須達到“四懂三會”:四懂:1.懂設備在生產中的作用;2.懂設備性能;3.懂設備結構;4.懂設備原理。 三會:1.會使用;2.會保養;3.會排除故障。
(4)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得超壓、超溫、超速、超負荷運行,機泵運行期間對其溫度、壓力、聲音、電流及冷卻系統、潤滑系統隨時檢查。
(5)認真執行設備潤滑制度,做到“三級過濾”,潤滑氣五定(定時、定點、定質、定量、定期)。
(6)檢修停運的設備,必須辦理檢修工作票,并切斷電源,掛上“有人檢修,禁止合閘”的標志牌,防止誤啟動,造成事故,
(7)按設備臺帳的要求,逐項填寫設備內容,做好檢修記錄。
(8)經營儲存場所的安全設施、設備應按要求進行安全檢查,確保正常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