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病(radiation sickness)指由一定劑量的電離輻射作用于人體所引起的全身放射性損傷。
(1)急性放射病 短時間內一次或多次受到大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病變,多見于事故性照射和核爆炸。可分為3型。
骨髓型:最多見,主要引起骨髓等造血系統損傷。表現為白細胞減少和感染性出血。以口咽部感染灶常見。
胃腸型:表現為頻繁嘔吐、腹瀉、水樣便或水便,可導致失水,并常發生腸麻痹、腸套疊、腸梗阻。
腦型:精神萎靡,意識障礙、共濟失調、抽搐、躁動和休克。
(2)慢性放射病 較長時間受到超限制劑量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損傷,多發生于防護條件差的外照射工作場所,或不重視核素操作衛生防護的人員。
早期以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表現為頭痛、頭昏、睡眠障礙、疲乏無力、記憶力下降等,可伴有消化系統障礙和性功能減退。后期檢查可腱見反射、腹壁反射減退。婦女有月經紊亂、經血量減少或閉經。外周血檢查見白細胞總數線增加后減少,骨髓相晚期增生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