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境、新形勢、新的經濟發展趨勢、新的社會成長態勢,不間斷的物質追求、不停留的利益探求、不止步的潮流奔波、不懈怠的思想追逐,忙碌、充實鑄就了當今城市生活的高壓態勢,緊張、競爭掌握了社會生活的總體基調,企業經濟的發展迫于當前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也在實戰中更為關注利益的增長,而忽略了健康的防護,于是,職業病的防治也從初露頭角朝向蔓延高發的趨勢發展。
在目前,職業病防護在部分企業中遭遇落實難的尷尬局面,主要有以下幾個面方面:在認識上,企業員工為尋求自身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無意識的忽視勞動防護用品的存在;在培訓和監管上,存在不足不到位現象,導致勞動者體檢率過低;在診斷上,勞動者需提供職業史等大量相關材料,很多員工得了職業病也往往處于弱勢狀態;在賠償上,職業病勞動者要經歷非常復雜的程序,時間極為漫長,其中勞動關系的認定問題在私營企業尤其艱難。雖然自2002年職業病防治法實施以來,我國職業衛生標準體系建設已有了很大進步,但仍不能滿足現實需求。
職業病防治不能簡單的定位為企業與主管部門之間聯系的主體、連結的紐帶,更不可能僅靠監管部門的監管就能夠一步到位、完美解決,這實質上是一個涉及到社會財富具體分配的社會性問題而衍生出的表層現象。在縮小收入差距、提升生活質量的驅使下,一些企業職工為效率就在健康上玩起了偷工減料,為賺錢便在就在規則上耍起了僥幸心理。所以職業病的防治需要社會聯手、全局協調、同步推進,既要在調整收入分配差距上下功夫、又要在監管嚴格謹慎上做文章;既要在制度健全完善上花力氣,又要在陪償程序手續上精簡化;既要在社會壓力疏通上費心思,又要在根層思想認識上強引導。
健康是人存在、發展的基礎保障條件,失去了健康,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因此,必須關注職業健康,在社會繁雜的多維空間為職業健康的關注重視尋求更多喘息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