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許多人都有健康體檢的要求,所以現在許多單位也都組織員工去醫療機構或專業的體檢機構進行體檢,大多數下這樣的體檢都屬于一般性質的健康體檢,體檢項目基本上是針對身體總體健康狀況而言,有的也按職務、年齡、性別分組檢查,檢查的項目也不盡相同,主要包括內科、外科、五官科、泌尿科、婦科等檢查項目以及血常規、血脂等化驗項目,通常是以提供健康咨詢,發現常見病,并在早期實施治療,達到保護員工健康為目的,這是一種應該廣泛提倡的健康行為。
職業健康檢查與一般體檢不同:
①職業健康檢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體檢行為,實施體檢的單位必須是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定批準的醫療機構,其出具的體檢結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②職業健康檢查針對性強,比如就業前的健康檢查就是針對勞動者者即將從事的有害工種的職業禁忌進行的。
③職業健康檢查特殊性強,不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損害也不同,各有其特點,比如粉塵作業,主要是呼吸系統的損傷,所以除了常規體檢項目,還必須要做X線胸部拍片和肺功能檢查等。
④職業健康檢查政策性強。《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做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體檢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同時還要承擔體檢費用。其目的是為了掌握勞動者健康狀況,分清健康損害的法律責任。
所以勞動者如果是針對職業病危害因素而進行的體檢,就應該選擇職業健康檢查,這樣不僅達到了健康體檢的目的,也使體檢結果具有法律效力,維護了“人人享有職業健康”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