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產業中作業環境的種類
由于產品不同,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也不相同。在高科技產業中有不同的廠房設計,以控制工作環境中的某些條件,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無塵室:無塵室是高科技產業中微電子產業、晶圓代工、薄膜液晶顯示器(TFT-LCD)光電產業的主要生產廠房。它采用密閉建筑,密閉建筑,使用導電地板,經由高效空氣微粒子過濾(HEPA)膜換氣以控制空氣中之粉塵,溫度控制于22±2℃,相對于濕度控制于55±5%。人員進出嚴格管制,必須穿戴全身式無塵衣帽鞋并手戴除靜電環。目前已是高科技產業主流作業環境。
2.黃光室:主要用于晶圓制造及TFT-LCD面板的生產,在無塵室內某一區采用全黃光環境,避免產品缺損,工程技術人員需長時間作業于與自然光不同之環境中。
3.干燥室:用于制藥、鋰電池制造等某些高科技產業,將工作環境之濕度控制在某一程度以下保持干燥。以鋰電池制造為例,其工作環境的相對濕度1.5±1%。
與高科技產業作業環境相關的健康問題
1.低濕度導致的健康問題:無塵室環境嚴格控制濕度(相對濕度55±5%),導致工作人員可能長期暴露在與外界大氣濕度相差很大的干燥工作環境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水分生理調節。
研究結果顯示在無塵室工作一段時間的工人與新進員工相比,其干眼癥狀(眼球表面發生水分蒸發過速)與眼球淚液分泌功能明顯降低。推測原因可能為無塵室與一般工作場所的濕度相差過大有關,導致人體暴露部分水分蒸發加速,除干眼癥外,臉部與四肢皮膚長期受影響也會發生干燥性皮膚炎。其他研究也發現,低濕度環境下長時間工作,特異性皮膚炎的罹患率明顯較高。部分產業如鋰電池及制藥業使用濕度更低的干燥室(相對濕度低于10%)則其健康影響更明顯。
2.手套使用導致的手部接觸性皮膚炎:工作人員在無塵室內工作需佩戴特制的手套,其常用材質為PVC,少部分為乳膠手套。由于手套與皮膚密切接觸,長期或定期使用,導致一些工人出現反復接觸性皮膚炎,短期雖可并用棉質手套克服,但慢性接觸性皮膚炎仍難避免。
3.工效學相關的健康問題:在無塵室內作業的勞動者,一般采用四班二輪制(12小時為一班),連續工作二天后連續休息二天,工作時必須穿戴防塵衣帽。雖每2小時休息20分鐘,因穿脫全身式無塵衣帽很不方便,部分女性工人可能以少喝水及少上廁所來應對,長期下來較易罹患尿路感染。
4.輪班作業導致的健康問題:為提高產值,高科技產業往往以員工輪班方式維持設備全天二十四小時運作。參與輪班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是令人關注的問題,輪班或夜班工作與睡眠障礙以及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生殖系統等功能異常均有關。大約有20%的輪班工人會出現因為從事輪班工作而導致各種身體不適癥狀發生,以致無法持續輪班工作。這些可能出現的癥狀統稱為“輪班適應不良癥候群”,其癥狀包括(1)睡眠習慣的改變,主觀地認為睡眠質量差、入睡困難、睡眠易中斷等。(2)持續性疲累,即使經過休息也不會好轉。(3)行為改變,變得暴躁易怒、工作表現退步。(4)消化系統問題。(5)必須經常使用安眠藥物。
5.黃光區特殊照明環境導致的健康影響:研究報告顯示,在半導體業及光電產業黃光區工作的作業人員,他們的色彩辨識能力在短時期會受到影響。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光源下,受測者的顏色辨識能力會產生明顯差異,不同人的辨識能力也會有差異存在。受測者在黃光下平均錯誤分數為263.88,遠大于白光之12.92。同時,在黃光下,對于黃綠、綠、藍綠、藍色、紫色及紅色等辨識能力有一定的減弱,但恢復正常白光環境則可恢復正常辨色力。這種特殊照明環境對辨色力是否有長期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