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職業衛生監督制度;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認證制度;職業病危害公告、警示、衛生檢測、健康監護制度等。這些制度均適用放射工作,同時又提出了實行特殊管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已開始全面實施法制化管理,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早在1960年國務院發布施行《放射性工作衛生防護暫行規定》,以利于開展工作。現就這兩部法規的異同性作一分析。
監督管理制度
《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職業衛生監督制度;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認證制度;職業病危害公告、警示、衛生檢測、健康監護制度等。這些制度均適用放射工作,同時又提出了實行特殊管理。鑒于放射工作的特殊性,國家對放射工作又制定了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如放射工作許可(登記)制度;放射工作人員證制度;放射事故報告、立案制度等。各種制度均由國家有關部門以《條例》、管理辦法等形式頒布施行,有的已實施幾年或幾十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對工作場所的管理
《職業病防治法》中對工作場所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如職業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應符合國家標準;有相應的防護設施;生產布局要合理;有配套的衛生設施;在醒目的位置設置公告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設置報警裝置,配備急救用品等。放射工作場所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必須在入口處設置放射性標志和必要的安全聯鎖、工作信號;室外、野外工作時必須劃出安全防護區域,并設置危險標志,必要時設專人警戒,配備合格的劑量檢測儀器、工作人員及被檢者防護用品,并按要求合理使用。放射防護除對工作場所進行嚴格管理外,還必須對周圍環境進行嚴格管理,使在此范圍內的其他人員接受的劑量降低至國家規定的標準以下,達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對勞動者或工作人員的管理
《職業病防治法》中詳細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對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受教育培訓權規定得較具體,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勞動者的關懷和重視。而放射防護對工作人員的要求更高,即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和相當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年滿18周歲的從事和準備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必須接受放射防護知識培訓和法規教育,考核合格者領取《放射工作人員證》后方可從事放射工作。工作后必須定期接受體檢、培訓和個人劑量監測,建立相應的檔案并保存至脫離放射工作后20年。放射工作人員還享受保健津貼,每年2~4周的保健休假,放射工齡滿20年的在崗人員還可享受健康療養,放射工作人員的工齡還有特殊的計算方法。放射防護保護的對象除了放射工作人員外還包括公眾、受檢者和陪護人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