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是職業病預防與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等法律法規頒布實施以來,我中心積極開展職業衛生工作,去年取得了職業健康監護資質,對于提高基層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水平,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就現階段對企業進行職業健康監護中發現的問題,積極探討應對這些問題的對策,認真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工作,是現階段的工作重心。
一、企業在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職能缺位,缺乏管理層面的職業健康總體規劃
我國在整個職業危害和職業病防治領域的法制建設還不夠完善,部分企業領導職業衛生意識淡化、對職業性健康監護認識不夠、不主動進行職業危害項目申報。
(2)管理體系不健全
職業衛生監督、監測、職業性健康監護工作滯后于企業經濟的發展速度等,部分規章制度已不適應當前管理的需要;缺少系統、科學、全面的統計資料,對職業健康現狀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健康監護費用增加與企業效益形成矛盾;或因經濟原因、怕查出職業病人,要承擔治療和療養費用,影響企業形象和效益等。
(3)勞動者自我防護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不強
許多剛參加工作的職工,以及部分勞務工,大多年輕,對疾病的慨念認識模糊,或流動性大,或自認為身體條件好,不會發生什么問題;自我保護意識差,健康監護工作缺乏連續性,加之他們對法律賦予的健康及相關權益不了解,依法維權的意識不強,明知所從事工種存在職業危害,也不敢要求企業為他們進行職業健康監護。
(4)檢查費用增加,企業負擔加重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先進儀器的引進,檢查項目的增加,導致檢查費用增加,企業負擔加重。隨著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深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職業性健康監護對象對職業性體檢醫務人員的期望越來越高,有的要求全面體檢,企圖通過一次監護檢查,把身體存在的疾患都查出。
二、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的建議與目標
職業性健康體檢,是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的重要環節,是了解職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對職業衛生工作成效的檢驗。對從事或接觸有職業危害因素的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性和定期性的健康體檢,可以早期發現職業病和就業禁忌證,盡快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早期治療職業病或阻止病態發展,降低或消滅職業病的發生,以保證職工健康和改善職工工作環境。
職業性健康體檢,既體現了企業“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又有效地預防職業病多發蔓延,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成效。我們認為職業健康監護就是讓職工合理地恢復健康、擁有健康、促進健康,有效地降低醫療費用的開支和社會資源的浪費,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使企業和職工保持健康向上的狀態。
